桂子山上爱心浓:聚焦身边的雷锋
作者:新闻中心记者团编辑:党波涛 吴琼
发布日期 2012-03-05 21:58:00
  心怀他人,世满阳光   

    文/崔桢桢


    1962年的8月15日,他因公殉职。这个年仅22岁的青年,将他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事业。

    从此,“雷锋”这个名字刻在了人民的心中。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而从幼年时候起,“雷锋精神”就已然在心中烙下刻印。

    小的时候,只知道他是个好人,做了许多好事,并不能真正地领悟到所谓的“雷锋精神”对于自己,或是对于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等大了一点之后,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关于雷锋的影视作品,常常会为他的事迹而湿了眼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道德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波动。不认真工作,却靠投机取巧获得事业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不刻苦钻研,也能凭借权财轻而易举地拿到荣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越发地盛行,人们心中也开始萌生“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雷锋精神”这样的疑问。 

    于是我看见,雷锋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2011年10月,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大学生药家鑫在驾车撞人后,又连刺伤者8刀;越来越多的矿难发生,逝去的每一个矿工生命都在拷问着矿业老板的良心;我们所食用的物品中,被检测出掺有有害物质的越来越多,一些奶业制品甚至拿婴儿的生命开起了玩笑。

    一起起的事件,让整个社会蒙上了阴郁的黑色。雷锋的一生,永远将他人放在第一位,而这些事件之所以发生,无外乎是肇事者心理作祟:撞车后为了保命,脱离干系,继而视而不见甚至杀人灭口;开矿后为了多发横财,在多项安全工程上偷工减料,毫不珍惜他人生命;为了多获取利润,以次充好,以至于食品安全威胁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他们的心太小,小的只能容下自己一人。这一件件血的教训,给了那个疑问肯定的答案。

    是的,我们需要雷锋精神。那些触及道德底线的事例,无不提醒着我们,一个人心中若是没有他人、集体和国家,该是多么的可怕。

    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念渐行渐远之时,在腐臭黑暗的思想侵蚀了人们内心之时,雷锋的那种将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对他人的关爱、对祖国的热爱中去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当我们经过路边讨饭的老人,因顾忌老人是在行骗而不予施舍之时;当我们完成了工作任务却因没有得到表扬而斤斤计较之时;当我们为了贪图便宜,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之时。如若我们心中常驻雷锋精神,记得他在赶往沈阳的路上帮助素昧平生的妇女和她的女儿平安送回家的事迹,记得他帮助他人劳动却不留姓名的事迹,记得他将积攒的钱财全部拿出来捐献给灾区的事迹,心中的“个人主义”阴影会被逐渐地驱散,那些悲剧兴许也不会一幕幕上演。

    在物质水平高速提升的时代,我们的内心需要坚守,坚守住雷锋精神: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像钉子般扎入自己的事业和工作;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怀着感恩的心去付出、去行动。而这样的坚守不仅仅止于每年的3月5日,它是一辈子的承诺。

    心怀他人,世满阳光。

上一页 [1] [2] [3] [4] [5] [6]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