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山上爱心浓:聚焦身边的雷锋
作者:新闻中心记者团编辑:党波涛 吴琼
发布日期 2012-03-05 21:58:00

爱的“心火”温暖流动花朵

文/党波涛

  华中师范大学心心火义教之家是一个由国家免费师范生组成的旨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支教的公益类学生社团,社团宗旨为“关爱农民工子女,提高师范生技能”。

  社团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200余名社员加入,先后在东升学校、春苗学校、团结学校等10余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义教活动,举办4期暑期夏令营,开发农民工子女校本教材6册,编辑报纸数期,并先后举办庆六一、闹元旦等联欢活动10余次。截止2011年8月,社团累计派出社员4000余人次,帮助民工子女4500多人,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4000小时,行程累计达65000余公里。

  目前,注册社员350人,分别在汉阳区利民学校、江汉区凌智小学、成才小学等三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义教活动,在青山区农民工之家、武昌区杨园社区、中北路中学等开展免费辅导,并在华中师大校内大学生服务中心开设周末免费辅导班。下面是几个社员的故事——

  朱欢:付出再多都值得

  2011级文学院朱欢同学是雏鹰班语文组的一位老师,每个周日她都会在华师大学生服务中心为来补课的孩子们上课。牺牲周末的玩乐时间,她也甘之如饴。她说,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关键不在于你如何学会做题,而是要通过语文,来学会观察这个世界,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她把每次的教学都当做是一场做人理念的灌输。

  有一次,做一篇《让我看着你》的阅读理解,她没有直接让孩子们做题,而是问他们读完文章后有何感想,一位叫甘迪坤的同学猛地站起来说:“文章中的妈妈太伟大了!”朱欢听后,循循善诱的说道:“是呀,上天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将生命延续下去,那就是爱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要爱父母,爱亲们,爱同学,珍惜身边的一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欢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很开心,也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有收获的。心火给她的,不只是一个讲台,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孙雨萱: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1级文学院孙雨萱同学是义教部成才组的一名组员,只要她有时间,就会去成才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她说,“心火给了我一个舞台,让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孩子给了我自信,让我重新鼓起勇气,在义教的路上走下去。我不知道自己带给了他们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给了我自信。”
     
  孙雨萱说,有一次去上课,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好课堂记律,下课后一种很挫败的感觉。这时候,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往她的手里塞进了一个东西。回到宿舍,拆开了看,原来是自己交过的相思叶,孩子们把它用来送给自己最重要的人,相思叶里,有一小截淡绿色的透明绳子和一段黄色的塑料管子,纸上写着:“大姐姐,你好。我觉得,你的声音很好听,因为你的声音像小兔子说话一样,好可爱呀。—毛慧琴”。事实上,那天她的嗓子已经喊哑了,但孩子们觉得是很好听的声音。

  秦晓璇:用心疼爱孩子
    
  2011级物理学院秦晓璇是成才组新任的组长,她是一个认真负责、极具爱心的女生。作为一名组长,她尽心尽力,管理着成才组。她在成才组面临解散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寻找新学校,安抚组员,成功的找到树人新学校。

  作为一名组员,她恪尽职守,努力提高自己的义教技能,关爱孩子。在树人小学上课时,一个男孩子对他说:“老师,你就当我不存在。”秦晓璇听到后很吃惊,但还是在课上不断地引导他,单独的教他,提问他,给他最大的尊重和重视。下课后,孩子们围过来,在她的文件夹上贴了两面小红旗。

  秦晓璇说:“我想用我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城市温情的一面。”

  秦晓璇说,有一次义教回来,她在公交上梦到那群孩子,她好想拉住他们的小手,给他们擦猫猫脸,用心的疼爱他们。

  李斌:上帝的苹果
   
  李哲是心心火辅导部辅导的一名同学,因为一些原因,他有轻微的多动症,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精神听课,他的成绩有些不太理想,也因此对学习不太感兴趣。

  辅导部李斌同学得知他的情况后,感觉到了他的自卑,但是发现了他爱好科普知识和历史,对这些事物很有见解。于是在辅导过程中,李斌同学适当调节他的学习和作息时间,讲解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神秘的死海等,吸引李哲的兴趣。同时培养他的自信心,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有一次辅导过程中,李哲突然问了一句:“大哥哥,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上帝是不是多咬了我一口呀?”李斌鼓励他说:“上帝在关闭我们的房屋的同时,一定会给我们开一扇窗。”
 
  李斌说,对待孩子,要既治标又治本,要坚持自我,这样才能改变那些孩子。

    点滴之爱汇成大爱无痕    

    文/吴琼


    又是一年3月5日,又是“雷锋精神”驱动下的行动感动中国之时。然而,“学雷锋”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誓,只有每个人都付出你的小爱心,做好身边的小事,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大爱”。

    桂子山上,有这样一位环卫工人,在没有任何人看到的情况下捡到内有上千元钱物的钱包时,她没有起丝毫坏心,四次登门归还钱包无果后将其上交校园管理中心;为看管不小心被丢弃洗衣机零件,她守在垃圾桶旁六个小时;为了防止学生被吹落的衣服被拾荒者偷走,她和拾荒者大吵一架,“小人物”胡春仙的“小”举动着实打动了我,雷锋精神“小”到这般才能打动人。

    而在华师,这样的“小人物”“小感动”确乎不少,正是这样的小感动让桂子山成为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爱在华师”如上解释,必定没有人反对。

    来自遥远边疆的春妈,无微不至地关怀她的“新疆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困难、找工作遇阻、家庭贫困、情感受挫,在她的全力去帮助下,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宿管“好大叔”魏友阶,在其位,谋其职,而工作中的尽职尽责又为整栋宿舍楼的学生们送去了温暖与欢乐;圣兵爱心社、心心火义教之家这些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公益社团,也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学子……他们的行动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他们的初衷也不是为了扬名立万,却从细微处彰显着责任与爱心。

    不禁想到,最近邻省湖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形式新颖,场面热闹,却也引来了众多怀疑——学雷锋,真的只需要这样浩大的声势,真的仅仅是激情昂扬的誓言吗?

    缘起雷锋,就再看雷锋本人。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一连串对于个人的精神拷问中,雷锋对这些“一”的重视不言而喻。在他看来,只有每个人都有那一份关爱人人之心,并且将那份爱人之心付诸行动,才能积少成多,让“爱”这个最终追求的东西弥漫各处,我们生活的界域才能和谐、充满温馨。

    雷锋精神确像是一面旗帜,为我们塑造完美人格引路,也为形成一个充溢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纯净社会风气指路。而这面旗帜对于我们的要求,不是在3月5日那一天,穿着带有“志愿者”标志的文化衫,参加声势浩大的宣誓、演讲、表演等的活动,而是生活中成就点点滴滴的真实的感动。一扶手帮助摔倒的人,一块钱帮助身残的乞讨者,一句问候关心心灵脆弱者……这些小感动多了,最终也能让全社会都遍布在形形色色的爱与感恩中,就像滴水至大海,怎么还会有社会冷漠、道德滑坡之说。

    要知道,只有每一股力量、每一点爱心都落到行动上,雷锋精神才不至于是空口号,而变得有意义,雷锋般的大爱才能如我们所愿播撒人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