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
作者:党波涛编辑:陆欣
发布日期 2011-05-03 22:25:00

    张竣:穿越在大山中的精灵                                                            

    2009年7月,张竣从体育学院毕业。怀着对青春的憧憬,怀着对生活的热爱,怀着对教育的追求,他选择了到山区支教。

    2009年9月,张竣到了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尖山乡民族初级中学。他生于平原,长于城市,求学在武汉。所以,当第一眼看这个全新的世界时,张竣被震撼了,心中全是一种落寞的滋味。

    但三尺讲台,一分良心。即便张竣的心中很是苦恼,但是对于教育还是要用心的。也正是对教育的追求,让他发现了自己的软弱,也找到了那属于自己的救赎。

    2009年10月30日,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张竣来说却是不平凡的。因为在那一天,他收获了很多:一种震撼来自于学生的双脚,一种震惊来自于学生的双眼,一种振奋来自于他的灵魂。他说:“这是尖山乡民族初级中学学生对我灵魂的一次救赎。”

    那天,苦闷的张竣怀着异样的心情坐上了覃校长去家访的摩托车。从学校出发,沿途优美的山区风景并没有让张竣苦涩的心平静下来,反是那微风袭来,带走他了的心,飞的很远。突然,张竣被眼前的一幅画面所深深的吸引了,那是学生在崎岖的山路上结伴而行的场景,连绵不断的。

    和蔼的覃校长见他的出神,便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些孩子你是不必担心的,山里孩子的未来都是靠他们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好一句简单朴素的“用双脚走出来的未来。”这一句朴实而又意味深长的话深深的震撼了张竣。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是被这些孩子的双脚所吸引了,那是多么有力量的双脚呀!

    张竣内心在不断问自己:“当他们弱小的身躯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大山之中时,我是否注意到了他们的双脚所承载的一切——他们承载着父辈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承载着自己对真理的追求,他们承载着尖山乡美好的未来。”

    当张竣还在沉思之时,覃校长的车已经停了下来,原来他们已经到达留守生谢文同学家里。谢文同学早已站在门口翘首以待了,当她那纯美的笑脸第一次映入张竣的眼帘时,他顿时呆神了。

    那是一双多么美丽的眼睛呀!多么的纯洁,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倔强。从那双眼睛中,张竣似乎可以看到她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梦想。还有那么一股永不言弃的勇气。

    在与谢文的谈话中,她那勇敢坚强的信念再次让张竣的心轻轻的颤抖了一下,难道自己还不如学生吗?

    可是不仅仅是谢文才拥有这样的一双坚定的眼睛,因为答案在覃校长带他走访其他留守学生时揭晓了。

    勇敢、坚强的眼睛是他们的共同点。每看见一次这样的眼睛,张竣的心就好像被针深深的扎了一下,很疼很疼。

    但是当他们向张竣诉说父母不在身边的寂寞和无奈时,他分明发现了那纯洁的液体在他们的眼角徘徊,但是就是没有掉下来。这是怎样的倔强和坚强,这是怎样的努力的和认真,这是怎样的梦想和渴望?

    在回校的路上,覃校长向张竣诉说着什么,但是他已经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因为他的心、他的思想、他的灵魂还停留在那大山之中,为的是那一双伟大的脚,为的是那一双纯真的眼睛。

    这次家访后,张竣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一再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不去尝试下像他们一样怀着梦想去生活,去工作,去奋斗;为什么我不去尝试下将这份感动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难道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退宿吗?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像他们学习那种永不言弃的精气神呢?”

    于是,一种振奋的感觉从张竣的灵魂深处油然而生,他坚信这种感觉必将影响自己以后在尖山民族中学的每一天。这种感觉让张竣深刻体会到大山深处的学校是生机勃勃的,大山深处的孩子是勤奋努力的,大山深处的未来是美好光明的。

    从此,张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和关爱学生的事业中,再也没有失落、彷徨和犹豫过。他与孩子们一起,成了穿越大山中的精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