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计划:风雨中的“试验田”
作者:胡丽丽编辑:庄徐英
发布日期 2015-12-10 17:26:00
  八年风雨渐显式微之势
 
  从5000人中选拔50人左右进入“博雅计划”,高达99%的淘汰率就要求严谨科学的筛选机制与之匹配。每年9月,各院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考核,之后将入选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各院的选拔标准虽略有不同,但大多以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为衡量依据。以新闻传播学院为例,考核的最终成绩中平时学分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
 
  “‘博雅计划’未必就是所谓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进来。”王坤庆认为,目前的选拔主要还是依据考试成绩,但是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单一的选拔标准无法满足多元的人才需求。
 
 
  更重要的是,单一的选拔加上缺乏滚动机制导致入选“博雅计划”成为一件一劳永逸的事。虽然每学期都有成绩及科研考核,但大多数博雅生的危机感较弱。曾有教授在课堂上指出,有一些学生把“博雅计划”当做“铁饭碗”,入选后对科研工作消极怠工,无疑使“博雅计划”演变为消磨意志的温床。
 
  “过五关、斩六将”入选“博雅计划”后,博雅生的学习大幕正式拉开。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始终绕不开的无非就是上课、老师和同学。
 
  “博雅计划”设立之初,完全学分制被认为是推行通识教育的一次有力实践。可惜的是,立足于通识教育的“博雅计划”却恰恰在这一方面施展不开拳脚。一方面不清楚“专选学分可以用其他专业的专业课学分充抵”这个特殊规定,另一方面由于原本的学业负担就已不轻,导致部分博雅生选课时仍然恪守原本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识教育架空之余,“博雅计划”全程导师制的优势也没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文学院13级王思宇遇到问题时会主动给指导老师写邮件,老师都会及时解答她的疑惑,但是指导老师一般不会主动找她。
 
  在王坤庆看来,理想的导师制应该是老师主动为学生设计、主动为学生发展进行指导,然而现实中往往是学生有什么问题找老师,导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虚拟班级的形式导致博雅班的集体存在感不高,这也是“博雅计划”一直面临的困扰。由于不集中授课,博雅生之间的日常交流以线上为主,辅之以一些课外活动。但是由于不同院系的课程安排各异,时间很难统一,筹备集体活动时总是困难重重。
 
  “简单地说,有好多同学压根儿就没见过面。” 教育学院13级苗欣深感同学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太少,集体意识有待提高。
 
  博雅生身陷围城,而非博雅生对于类似“博雅计划”的精英教育也颇有异议。“博雅计划专用教室”就曾引发全校对于精英教育是否有违公平的讨论。对于博雅生来说,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开展活动、自主学习,这无可厚非;部分非博雅生则认为,将公用自习室变为博雅生专用教室的做法有失妥当。
 
  同样出于对公平的考虑,“博雅计划”学生曾经享有的保研加分也被取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