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踏过的这条江畔小道,像衣服上的拉链,把两岸风景、两种生活拉拢在一起,既各自成章又互不扰攘。
涪陵,江城。临江,藏着“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的灵秀;成城,载着“踩着早高峰出门,伴着晚高峰返程”的繁忙。有趣的是,走在这条不过几十米长、不足两米宽的江畔小道上,竟能同时看到这两种光景。
道的外侧,是宽阔澈亮的长江。江水漫到视线尽头,和天空汇成一线。江对岸的北山坪卧在雾里,不慌不忙地勾勒着轮廓。山坡上浅淡的青绿,是山火后重焕的昂然生机。灰蓝色的江面上,总有轮船随波晃荡,把影子拉得悠长。时而阳光撒落水面,为她妆点散金般的绚烂;时而雨点坠入水中,激起她平静下潜藏的跃动;时而微风拂过,轻抚她藏着千百年历史的纹路。下到水边的阶梯尽头,几位稍年长的人扎进江里,水花绽开在风中,给这幅静景添上生动的注脚;前方,一家三口迎面走来,孩子牵着父母的手,欢声笑语随江水飘远;还有个老人凭栏而立,同我一起望着山与水,目光里满是岁月静美的安然。
道的里头,是一扇扇亮着的窗。灰黄的光从窗格里渗漏而出,里面的人大都埋首案前,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跳跃,搁在桌边的咖啡杯冒着细细白汽——那是他们攥在手里的时光。再往深处望,高楼就层层叠叠拔地而起,遮住部分阳光。玻璃幕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渐暗的天、泛着粼光的江都揉进怀里,连远处桥上的车灯,都在镜面里流动。钢筋水泥裹着满楼的繁华,电梯门开开合合的叮咚声、走廊里匆匆的脚步声、会议室隐约的讨论声混在一起,让这里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急促,仿佛慢半拍,就会被这城市的节奏落下。
小道将江与城连接,外侧是长江的缓,是老人的闲,是自然慢悠悠的节奏;里头是窗里的忙,是高楼的闹,是赶不上生活的紧迫。当坐在窗格里为生活忙碌时,我也会想看看自然的美丽;当沉醉于天空和长江的景致之后,我又会回到窗格中。
暂闲解忙,闲后复忙。生活从不是只有一种模样,小道的里头独具一点生活的实,外侧更多一份自然的美。我们都处在这种“自然之美”与“生活之实”的交织中,不必执着于追求某一种生活节奏或状态,也不必割裂看待江景或窗景,正是这些看似对立的元素彼此交融,才构成了真实、完整的人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