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于青涩的流域

作者:​张芸曦 编辑:颜杨 发布日期: 2025-11-09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阶梯教室的木地板上切出明暗交错的纹路。我盯着笔记本上刚刚写错的一个字,手中的修正带已经来来回回滚动了三遍。这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清晨,我却在这微不足道的错误里,又一次败给了自己的笨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完美”成了我的执念。课堂上,我羡慕同学侃侃而谈的神态;社团里,我模仿学长学姐游刃有余的举止。我像急于蜕变的蝶,拼命想要挣脱身上那层名为“青涩”的躯壳,向往“成熟”与“完美”。只要我慢一步,仿佛就会永远落后于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

可是,偶尔我也会问自己:我究竟在追赶什么?

昨日下午,我走在返回宿舍的路上,蓦地抬头,看见一棵橙树在秋阳下静静伫立。枝头挂满了青绿的果子,在疏影间若隐若现。我驻足细看,这些尚未成熟的橙子表皮粗糙,颜色深浅不一,像是随手调出的水彩。阳光穿过叶隙,为它们镀上柔和的光晕。微风过处,它们在枝头轻轻摇晃,那姿态既不张扬,也不卑微,只是安然地存在于自己的时节里。

这让我想起去年此时,我也曾等待橙子成熟。可当我尝过熟透的果实后,反而怀念起青橙那种独特的清冽——那是熟透的橙子再也寻不回的真味。或许成长也是如此,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可复制的珍贵,而我们总是要等到真正成熟后,才懂得青涩时光里的美好。

眼下的我,却因过度追求完美,仿佛活成了一座孤岛。为了维持“成熟”的形象,我藏起迷茫,掩饰焦虑,用标准的微笑代替真实的情绪。每次汇报前夜都辗转反侧,每次交作业前反复检查十几遍,每次看到别人光彩照人就陷入自我怀疑……我意识到那根心上的弦总是绷得太紧。这些细密的焦虑像晨雾般弥漫在日常里,让我在本该最自由的年纪,早早戴上了精神的桎梏。在这条追逐完美的赛道上,我好像错过了太多风景。因为害怕做得不够好,我婉拒了第一次组织活动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小组讨论时,明明有不同见解却在开口前自我否定;遇到志趣相投的新同学,也因担心话题不够成熟而错失了深入交流的可能。

而这些青橙,只一味地在校园的角落里静静生长。站在橙树下,我忽然意识到,这些青橙的安然,恰是我最缺失的状态。它们不因自己的青涩而焦虑,不因同伴的大小而攀比,只是专注地吸收阳光雨露,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静静生长。

其实,青涩何尝不是生命最动人的状态?那些略显笨拙的尝试里,有破土而出的勇气;那些天马行空却不够成熟的想法里,有未来无数种可能的雏形。这份尚未打磨完成的状态里,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如今,我开始学会与自己的青涩和解。在图书馆的角落,我允许自己慢下来扎根、生长,读一些“无用”之书;在小组讨论中,我鼓起勇气说出那些还不够成熟的想法,发现其实没有人会嘲笑我的稚嫩;黄昏的操场上,我慢跑的步子还带着几分笨拙的跌撞,但迎面而来的风却是那样温柔。

这世上的成熟有千万种模样,但我的青春只有一次。当我慢下追赶的脚步,才明白青涩不是“一日千里”的航程,而是一片正在流淌的流域——这里有探索的欢欣,有试错的勇气,有所有成长最原始的悸动。就像橙树上那些青涩的果实,在属于自己的枝头静静酝酿着独一无二的滋味,每一次选择笨拙前行的我,都在青涩的流域里书写着只此一次的青春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