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被一片近乎纯白的宁静笼罩着。一排排书架伫立于其间,切割出光影的缝隙,日光流转,地板上黄澄澄或明晃晃的影子,被缓缓拉长,晕开几笔斜出的墨痕。
我轻步绕进这些独具匠心的“画家”之间,开启今日的阅读之旅。没有确切的目标,也没有什么循序渐进的阅读计划,更像是我随意地在书架的缝隙间穿梭,玩着一场关于“书”的寻宝游戏,试着从书脊标题之中发掘能与自己“脑电波”同频的字词。
东头绕进西头出,我不知疲惫地再钻进下一排书架,从源头继续探索,如此往复,不疾不徐。最终,我的目光停在一本奇怪又生动的书名上——《如何给狮子剥皮》。我将它抽离书架,寻了个就近的位置坐下,翻开书页,迫不及待地进入它的世界。
虽然标题乍听稍显“血腥”,但读后,我发现这不过是一个诙谐的概括。书中讲述了中世纪时代被人们所掌握的生活技能和常识——如何驱赶闯入花园的熊、如何用蜘蛛网止血、如何制作“永不发霉”的果酱……这些在今日看来早已过时、甚至有些难以理解的技艺,被如同老手册一样以严肃口吻写出。包罗万象的内容像一扇时空之门,走进它,我能够窥见中世纪社会的真实图景。我惊讶于千年之间社会景象的变化万千,又品味到那恍如隔世的奇特与趣味,这几乎让我难以再起身。
沉浸于书籍的时间如梭,不知不觉我已要离开图书馆。我将这本书借了回去,此后几个日夜里我对它乐此不疲,常常因为想到了书中某个有意思的“冷知识”而暗自傻笑。到还书之日,我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再次走进那两排书架间的间隙。当我将书放回原处时,竟惊喜地发现——一个女生,正在取下与我手中相同的书本!她抬头,似乎看见我手中那本相同的《如何给狮子剥皮》,眼里闪过一丝诧异,抬头看向了我。或许是因为素不相识,她并未与我交流,带着书本离开了。可我知道,她即将走进的,是那个我曾深深沉醉的世界。她或许也会因某个现在看来稍显“鲁莽”的生活技巧而瞠目结舌,或许也会惊讶于那时人们的生存智慧,或许也会因窥见时代的变迁而心生感慨。
无论是这本不算知名的读物,还是这次偶然的擦肩,都是难得的。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恰巧读过同一本书的人,是多么地幸运!但我依然期待着,她在还书之日能遇见下一个将它带走的人,让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沉醉于同一片世界。
我不禁感慨,这书架间的缝隙,这般窄小,但竟如此神奇,通过一本书,将众人的精神悄然相联。也许你们从未交谈,从未对视,但你一定能体会他读到某段文字时的心情,因为你也曾为此驻足。
今天,我依旧穿梭在这一条条“缝隙”里,期待着发现新的书籍,或是与陌生书友的相遇。日头渐沉,深橘色的夕光填满了这书架间的缝隙,像是温柔地为这无声的相遇上色。我也在这一天的寻宝和邂逅中,用蕴含深意的词句、心照不宣的对视,充盈着被琐事撕裂开的心灵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