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4年已悄然落幕。加入记者团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从青涩的实习记者成为了一名正式记者。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作为校园记者,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笔记录下让我产生感触的点点滴滴。岁末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许多遗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认为自己做的最好的是采访工作。采访是记者工作的核心,正如老师所说采访稿“要学会讲故事”,每一个采访对象身上都有着独特的、吸引人的特质,他们的经历就是鲜活的故事素材,而我作为一名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要讲出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的好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篇采访稿是《我的第一课!CCNU师范生实习记》,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采访和整理采访稿的工作。从紧张无措、手忙脚乱地跟在郝老师和师父身后学习采访,到现在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容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在采访过程中,我逐渐能够不拘泥于采访提纲,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根据采访对象的特质进行灵活地深度挖掘,让他们愿意分享出自己的故事......这让我收获了许多的宝贵经验,也让我更加享受采访过程。
除此之外,我在写作上也有了一些进步。刚进入华大在线时,我还在沿用高中的写作方法,习惯于将论据不加任何修饰,生硬地摆在文段中;喜欢用一句话讲多层含义,写了不少有语病的句子。从学术讲座到文艺活动,校园媒体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活动,磨练了我的文笔,让我学习了新闻写作的规范,逐渐明白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客观、准确。《华灯初上 媒好起航》是我首次作为正式记者带新记者完成的稿件,在改稿过程中,我回顾了师父在以往的批注中给我的叮嘱,文章质量相较于之前同类型的稿件有所提升。同时我也尝试着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从生活中找素材,并揭露事件背后的意义。《武汉印象》这篇稿件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从本地人视角思考武汉人在互联网上被戏称为“超雄”的原因,写作上的进步得到了师父的认可,虽然在听到表扬的瞬间我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但实际上已经在心里发出了无数次无声的“呐喊”,这不仅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在2024年的十月以前,我迈着稳健的步伐不断进步着。但是当我开始第二专业的学习后,我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华大在线的工作常常需要在课余时间完成,这就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然而,我在年末三个月的时间管理上做得并不好,时常因为课程紧张或者其他活动的安排而拖延写作时间,甚至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没有文章产出。最遗憾的是我负责的第一篇特稿。自己特稿选题的首次通过让我激动不已,我下决心要快速将其完成,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采访时间一拖再拖,导致初稿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且由于写作欠缺规范导致质量始终未能达到上网标准。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时间管理对于记者而言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严格遵循时间节点,以此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每一项工作能按时完成。
在华大在线的工作充满机遇与挑战,让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蜕变成长。新的一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2024年的遗憾,提高自身能力,以更加热情和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记录华师的点滴美好,让更多人了解校园里发生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