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小城

作者:李辉煌 编辑:曾楚航 发布日期: 2025-02-18

又是一个冬天,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年初一,我和父母一起出门逛街看电影。在迷离的寒风中,我不断感受着自己与这座小城之间忽远忽近的距离。

直到坐上春节期间免费的公交车,我才将蜷缩在大衣领口和围巾里的脖颈伸出来,随后便静静地望着车窗外流动的人影与街巷。时值下午,天上重重的云团透出些许阳光,让灰蒙蒙的街道显出一些冬日的鲜活与明亮。熟悉的站点在公交车徐缓的前行中到来,它们身后的景象,有一些还存留在我少时的记忆里,却在这样平常的冬日不复踪影,似乎早已化作风尘,飘散成异乡的雪。有一些仍然存在着,譬如那个路口,在无数个赶早去上学的清晨,母亲骑电动车带着我穿过;又如那条河道边枯黄的柳树,在童年的午后,母亲领着我的手,走过柳树下的石桥,去外婆家找表弟玩……但是所有熟悉的一切,似乎也变了样子。我端坐于车上,眼离得越近,心里却越感觉有些发冷,不知这是冬日的寒意,还是远走他乡许久未见的冷漠,抑或是被时间驱赶着向前奔走的无奈与愧疚。

显而易见的是,我与小城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此时的我正坐在公交车上,试图追赶它变化的步伐,找回那些错过的、不曾见证过的城市里的光阴。随车来到繁华的虹桥路,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这里的街景还都是我熟悉的模样。虽然节日喜庆的氛围不似往年浓厚,街道上还是热闹的。一串串小红灯笼挂在公园走廊的檐角上,随冬日的风起舞,与广场上老人家的舞蹈动作相呼应。前方的十字路口因车流而拥挤,路上到处是乘兴出游的男女老少。紧接着出现的是商业街上精致的服装店,它们都还紧闭着大门;远远望去,后街的烟火气已经冒出,我能想象到各类小吃店并排开张的盛况,空气中弥漫着米面砂锅、烧烤和西米露等美食混合散发出的独特香气。

带着这样的期盼,我们下了车,我终于踏进许久未曾涉足的这一片老城区。跟在父亲身后,我们钻入小巷,转眼间来到后街的小吃摊,在挤进人群之后,终于来到一处卖糯米饭的摊子前。父亲说,这就是从前幼儿园门口卖的那一家。十几年前舌尖上的记忆突然涌现,锅里,正在煎烤的糯米团摩挲着空气,滋滋绽开油香。煎好的糯米团很快就递到我的手上,有些烫,化解了心中些许的冷意。切得细细的豆干条黏在糯米粒上,与葱花、香菇为伴,刚刚经受了油与酱的洗礼。虽然味道没有从前的好,但是其中含着令人回味的温馨。

边吃边走,我们来到了对街的电影院。这座电影院在年华的流逝中愈发苍老了,放映影片信息的显示屏曾经悬于大门之上,使来者远远地就能看见,如今已被拆卸下来,原来的位置只留下几块木板,就像年迈老人稀疏的牙齿。里面的场所还是如同从前一般狭小,并且在昏暗的灯光下可能早已开始不为人知地腐坏。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它承载着我童年留下的遐想与好感。重新回归这里,我获得了一种在拥挤与老旧中静心思索、安心享受的宁静。

看完电影,天色已晚。我们散步到整修过的文化街区,这条路上有我的初中学校,充满着许多温情的回忆。坐在街边,我感受着从头发和脖颈边掠过的晚风,端详着周遭的景物,心中生发出一种平静的感动。华灯初上,整洁的步行街上,人们有说有笑,享受着当下的惬意。这种惬意始终在时间的长河里流动,在小城的街巷里游走,只不过因为自身的钝感,我难以敏锐地察觉。也许是我走得太快,淡忘着小城岁月变迁中始终存有的那一抹安适底色,但是当我慢下来,走进家乡熟悉的角落,依然总能拾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