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行走“江湖”的真“俗物”
作者:施丽英 张靓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3-05-01 13:48:00

 
 
行走生活的智者:敬仰“真人”的“俗物”
   
    父亲是戴建业人生中重要的影响者。
 
    年少贪玩的他很少让父亲满意。在他的眼里,父亲为人偏激,“快乐”就是“堕落”,“休闲”就是“罪恶”,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推向了极端就成了人生的灾难。他甚至把父亲当做“最大的阶级敌人”。
 
    长大后,戴建业对父亲的大部分做法渐渐有了“理解的同情”。潜意识里,他开始思考父亲关于“有尊严地生活”和“干出点名堂”的看法并逐渐认同。这样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了他,也让他在人生经历中对社会现实有了更透彻的体会。
    中学时他对写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学校某张“批林批孔”的墙报上,戴建业贴出了自己半抄袭半拼凑的两首“诗歌”。一位同学的称赞让他头脑发昏,当天就把这两首诗寄给了一家报纸,没有想到那家报纸的编辑竟然把这两首诗给发表了。
 
    他在乡村中学一夜成名,人们开始叫他“诗人”,时间一长他俨然像个“诗人”,学校很多墙报和宣传稿都由他执笔。
   
    1977年戴建业参加高考,数学成绩优异的他第一志愿就填了华师中文系。从数学到文学,“诗歌梦”搭建了一座通往文学之路的桥梁。

 
   
    但此时自认为写诗没有出路的戴建业陷入迷茫,经常失眠,还一度产生退学的想法。班主任、语言学家刘兴策教授十分惜才,便多次表扬他“学得不错”,鼓励他继续自己的学业。迷惘期过后,戴建业重拾文学兴趣,开始学习英语和古代文学研究。在学习魏晋南北至唐宋文学的过程中,魏晋文人向他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并推动他走向所钟爱的魏晋文学研究之路。
  
    阮籍、陶渊明等人的诗歌,王粲、陆机等人的辞赋,曹丕委婉亲切的书信,潘岳缠绵哀怨的诔文,还有王弼、嵇康那罕见的思辨奇才,以及许多魏晋士人那隽妙机智的谈吐,无一不让他着迷。
 
    他最敬仰陶渊明的洒落,期待他那样的“真人”,却自诩“俗物”;  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深有感慨地说:“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戴建业认为,完全没有钱当然不能生活,但过多的钱又会成为生活的累赘,这就像一个人的十个指头,没有十指生活就不方便,超过了十个又成为负担。财多必害己,多藏必厚亡。
 
    前些年家中拮据,母亲体弱多病,日常生计也总是入不敷出。那时武汉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大批“孔雀东南飞”,家人也一个劲地鼓动他南下广东。这时,安贫守拙的陶渊明使他感到亲切,并给予他留下来从事文学研究的动力。
 
    戴建业毫不掩饰其“俗物”之见:“我并不是甘于淡泊喜欢清贫,也不是不知道钱是种好东西,只是我深知自己为人木讷内向,即使去了广东家境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善,票子满天飞还是飞不到我口袋里来。在武汉穷还能找到穷朋友,到广东要是穷了又没有穷陪伴,那境况岂不是更惨?”
   
    几经权衡,他决定还是呆在武汉华师“从吾所好”。远离外界的纷扰,做一个专心的读书人,徜徉在古代文人骚客的名篇巨著中,教书、著述、品书,他自得其乐,优哉游哉。34万字的《澄明之境—— 陶渊明新论》中还原了陶诗“在世而超世”的意境;24万字的《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将古代老庄哲学提升到了现实智慧的境界;博客里20多篇《世说新语》原汁原味的文本解读,借古讽今、鞭辟入里,自成风格。
    
    行走在生活的细水长流中,他日渐明白“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好好学习,吃饭、生活、写字”、“先做人,后做事”2008年,戴建业的父亲去世,57岁的他想到死亡还倍感“恐怖”,却不忘在墨香书卷中,与所敬仰的“真人”打交道时,学会“委任自然,别无所求”。
   
    智者的恬静并不是由于“静是好的”,而是他的智慧使他洞明世事,他对生命的体验使他透悟人生,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扰乱他的心境,因此自然而然地归于平静安宁。“我不高尚,但我很诚实。”年近花甲,戴建业更加钟情于陶渊明的笔下“洒落”,却不求“脱俗”,他更愿做的,是一个敬仰“真人”的“俗物”。
 
行走网络的真人:“我不想出彩,只想说说真话”
 
    经常关注戴建业博客的网友给他定位:老师、教授、学者、老愤青、社会公知……跳出大学校园,戴建业是名副其实的微博“达人”、博客“达人”。新浪博客,网易博客,爱思想网站都有他的笔迹和言论,更多的人在电脑、手机面前认识了他和他风生水起的网络“江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