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俄宪:在日本文化里“寻根溯源”
作者:杨茜茜 王怡然编辑:刘钰琦
发布日期 2016-05-12 15:52:00
  学成归来 “私塾”办学
 
  2003年,李俄宪完成博士后研究。此时的他已经活跃在日本学界:读博第一年就发表4篇论文;第二年成了外国博士留学生协会会长;第三年顺利拿下了文学博士桂冠。导师50岁能取得的成绩,他在39岁就做到了。他的“中岛敦(日本著名作家)”研究在日本学界有相当分量。日本学界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研究中岛敦,不引用李俄宪教授论著的观点,毕业论文就恐怕难以通过。
 
  日本大专院校相继邀请他留下,可他全都婉言谢绝,“留在日本,我培养的是日本人;回到祖国,我培养的是中国人”。
 
  2004年,迎春花怒放的季节,李俄宪带着沉淀了十年的信念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要把在日本看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贯穿入教学。
 
  关于李俄宪的贴吧上,有学生这样写道:“李老师是个真真正正的教育家。他把日语专业当做自己的私塾来办,把学生当做自己的私塾弟子,把国家的事情当做个人私事来做!我们学生挨骂挨打都值得!”
 
  李俄宪的“私塾”,规矩多、要求严,他自己也常常开自己的玩笑道:“真是个麻烦的老师啊!”说罢仍旧不愿退让一步,“不这样做,我对不起孩子们啊!”
 
  李俄宪的课堂上不许讲汉语,不管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只要在教室就只能用日文交流。刚开始时,学生一下课就往洗手间跑,“因为那里可以讲汉语”,李俄宪忍不住笑。刚立规矩的前三五年,还有“罚款”这一制度。更“不讲人情”的是,他要求学生当场交罚金,没有就找同学借,到后来,上课的学生都养成了在兜兜里放零钱的习惯。
 
  李俄宪的学生必须做到“知礼仪”。课前课后,学生要轮流接送老师,为老师提包、倒茶。一路上,李俄宪用日语与学生交流,一个学期下来,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基本情况就都记下了。“李老师,这样学生会投诉你的!”日语系的老师有些担忧。李俄宪非但不让步,还要求其他老师也这么做,“不是提不动包,也不是要显示我多厉害。而是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我希望他们懂‘礼’,养成一种自觉为别人做一点事情的习惯。”他说道。
 
  “刚开始大家都怕怕的。”日语系2013级的王亚文(化名)这样回忆,“后来大家都习惯了,挺好的。”是的,三五年过去,李俄宪的目的终于达到,日语专业已经形成了传统。再也没有人在他的课堂上说中文,课前课后的接送也成“寻常”,更重要的是,“礼”的意识深入人心。“传统的力量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教育意义,不需要语言说明,水到渠成。”李俄宪说。王亚文如今在日本交换,她感慨:“课上的专业知识固然有用,但学到的礼节更有用,尤其是对长辈的礼节。”
 

 
  不仅要求学生“守礼”,李俄宪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严格。研究生刚入学,他即要求他们在一年之内写两本书,看中文版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再用日语做读书笔记,“两本书加起来,字数不得少于50万。”李俄宪办公室门口的书架上,摞满了学生们的成果,还有学生写80万。“痛苦的过程,恰恰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在李俄宪的严格要求下,不管是基础多不扎实的学生,一年之内都硬着头皮交出了作业,日语也随之有了很大长进。
 
  李俄宪把日语系当做自己的“私塾”来教,教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为人之道。他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看待自己的学生,气急了还会忍不住打骂,“我是真希望他们好”。打骂也好、严苛也好,这么多年从未有学生投诉的现象发生,老师的用心,学生看在眼里,体会在心上,“天地良心,最有收获的还是这个课”!
 
  采访结束,李俄宪起身把我送到办公室门口。门外昏暗的走廊上,他的3名博士生安静地等了近两个小时。
 
  “对不起对不起,真的没有想到让你们从刚才一直等到现在。”我满脸歉意。
 
  “没事儿,我们也正好在这里谈事情。快回去吧,路上小心。”一名女博士这样安慰我。昏暗的光线里,我还能隐约看到其他两人温柔的笑。
 
  老师的坚持,在学生的一言、一行里看到了回报。
 
  

上一页 [1] [2] [3]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