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俄宪:在日本文化里“寻根溯源”
作者:杨茜茜 王怡然编辑:刘钰琦
发布日期 2016-05-12 15:52:00

文/杨茜茜 王怡然

「起立、 気をつけ」(起立,注意啦!)

教室里二十来名本科生站好、鞠躬,「先生、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老师,早上好!)一致的日语问候声盖过了座椅“咚咚”的响声,书本、纸张的“窸窸窣窣”也已经收好。

李俄宪一身正装,站直后朝学生点点头,「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这是我校日语系的专业课,课前礼节性的问候十几年如一日。这一传统缘起于李俄宪,现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批“中日双修”的学者。

留学日本十年间,他游走于日本精英阶层和寻常百姓家,日本人称他为“日本通”,中国人评价他“比日本人还日本人”。殊不知,作客他乡十余载,李俄宪反而慢慢找到了“回家”的路--“我理想中的中国传统”。

孔子故乡 初识日语

“一亿玉碎。”李俄宪一字一顿,说罢,还拿过纸一笔一划写好。这是他对日本的第一印象。二战期间,日本举国在天皇的号召下投入战争,这一口号的意思是一亿人都敢于为“共建东亚共荣圈”献身。“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啊!”对日本的好奇就此在少年李俄宪的心里扎根,只等一个时机破土而出。

1979年,17岁的李俄宪顺利考上山东的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的年代,读书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他一个学期要读50本书,其中还有不少是厚厚的名著,“睡前看,吃饭时看,回家的路上也能看”。《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纷至沓来,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一并咀嚼、品味、吸收,他“求知若渴,一点也不觉得累”。

校园里,传统文化理论源源不断地输入,走出校园,儒家氛围更是无处不在。连亘的古城墙沿街而立;各式各样的人像拱手作揖;婚丧嫁娶、待人接物,人们举手投足里还存有几分古人风度。“不是谁要把它强加给你,而是你耳濡目染的”,李俄宪承认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己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如果说我有什么地方和其他日本研究者不一样,那就是我接受的儒家思想比别人更多一些”。

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李俄宪好奇已久的“日本”也终于“找上门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曲阜师范学院引入日语人才,向中文系学生开放日语专业。当时反日情绪严重,中文系80人中,只有15人选择报名,“后来还有几个被家人‘骂’回去了”。

他们的教室被安排在学校一个偏僻的角落,尽量避开人群。学习资源匮乏,“有个收音机就很了不得了”。收音机放音,盒式磁带录音,然后李俄宪“抱着磁带来回反复听”。一次,他被日语中的外来语“one point lesson”困扰了两天,听了几十遍也不能理解意思。后来还是英文系同学无意中解了围,这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学校大煤场里面空旷又没有什么人,这里就成了李俄宪的“晨读基地”。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约上两三个同学一起背书。他们也用日语练习对话,“讲得自己都搞不清楚”。冬天的晨读也“不打折”,5点钟天刚蒙蒙亮,睡眼还惺忪,仍借着依稀的光读书。山东的冬天常常是零下十来度,年轻的他们也不怕冷。耳朵上、手上都生了冻疮,李俄宪也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大家都这样”。

值得庆幸的是,李俄宪拥有几个十分优秀的日语启蒙老师。他们一生命途多舛,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日本高等学府,正意气风发却“撞”上中日战争,继而被日本人扣押,不得不做翻译工作。战争结束后,他们又被打为“协助翻译人员”,忍受了二十多年的牢狱之苦。即便如此,李俄宪印象中的老师们“彬彬有礼,没有一句怨言”。“我到现在还十分尊敬他们。”他说。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