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昕伟:不只是“好嗓音”
作者:钰琦 婧君 秋明编辑:王珏
发布日期 2016-04-27 23:40:00

文/刘钰琦 杜婧君 邵秋明

每周一课间,校园里总能听见一阵“会让耳朵怀孕”好声音,缓缓地、庄重地响起:“真诚相约每一天,华中师范大学广播台。”有了那好嗓音的演绎,简单的开场白似乎都添了几分文雅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苗昕伟。”一幅细框眼镜,一身黑色西装,手握题词卡,温文尔雅的模样。活跃在主持舞台上的他总是能收获热烈的掌声。

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赏,他总是显得很淡然:“好嗓音是爸妈给的”,言外之意,唯有努力和付出才是自己的东西。

他,就是苗昕伟,我校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进校两年以来,大型活动上总少不了他主持的身影;提起他的名字,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好嗓音”。2015年MIC FLY主持人大赛第三名,“聂绀弩杯”朗诵比赛第一名,写诗、拍纪录片、表演话剧……他的生活,才不只是“好嗓音”。

主持不是起点亦不是终点

2016年主持人大赛现场,一身黑西装的苗昕伟出现在这个舞台上。而此时的他,不再是选手,而是作为主持人站在聚光灯下,运筹帷幄、谈笑风生。“这场比赛让人觉得很舒服,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聊天”,在不少同学眼中,苗昕伟的这场主持是舒适自在的。而这样的舒适和自在,正是他追求的东西。

做这场大赛的主持人,在苗昕伟看来,“是给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的一个答复”。

2015年,同样的时间,苗昕伟以选手的身份站在主持人大赛决赛的舞台上。“你的声音很好听,准备的内容也很好。”决赛现场,评委这样评价他。苗昕伟做的是《新闻周刊》节目,主题是独立书店。从准备到成稿,他花了一个星期左右,走访了武汉三镇几乎三分之二的独立书店——百草园、卓尔书店、物外书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将近十天的时间,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做这个”。一遍遍的打磨、雕琢,却因为节目时长的限制,他硬是忍着痛把稿子从1500字减少到了800字。“字字都是血,跟杀自己孩子似的”。

在苗昕伟看来,主持人要做的不仅仅是报幕,更需要的是丰富的内涵,“做独立书店的内容就是一种思考”。那个时期的他经常去书店,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和店员聊天询问销售情况、以及他们为什么选择来独立书店当店员。

这种深入的了解和采访,给他的主持内容增添了不少亮色。遗憾的是,那么多想说的话却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书店是一个城市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标识,这也是他想做独立书店故事的缘由,这样具有思考性的报道最终吸引了评委,那一年,他获得了主持人大赛的第三名。

低沉、厚重、磁性或许为苗昕伟的主持之路增色不少,但是这样的声音是在他十二岁变声后的结果。小时候音调很高的他是校合唱团的男高音,六年级的下午,苗昕伟去彩排《茉莉花》,试唱时忽然之间发现自己唱不上去了。“当时就懵了,我就哭着自己跑回去了。”回忆起小时候的自己,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声音的变化让苗昕伟开始接一些小型的主持:班里的元旦晚会、辩论会的主持、红歌会、迎春晚会的主持,规模虽不是很大,但他都尝试过。

直到现在,他仍经常活跃在大大小小舞台上。可即使如此,主持并不是他的归属,沉下心来,去积累、研究,最终归于文学才是他的方向。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