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核心课:通识教育的分水岭
作者:廖姝云 刘姝媛 杜编辑:项雅馨
发布日期 2017-03-29 13:22:00

建设,循序渐进
 
    我校从15年开始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全校首批申报了70多门通识核心课,经过专家评选,共遴选出52门课。学校希望这些课程可以成为我校最优质的通识课程,达到增加学生知识深广度的目的。
 
    今年,我校将继续建设50门左右的通识核心课程,最终目标是在全校建成100~150门。“经过测算,150门通识核心课是可以满足学生今后需求的。”曹阳说,要逐步用通识核心课,取代原来的通识选修课。一些被学生认为是“混学分”的课程,就慢慢淘汰掉。而一部分较为优质的通识选修课则改为通识核心课。
 
    美术学院高细媛老师的《中外经典美术作品赏析》开了十几年,去年从通识选修课变成了通识核心课。高老师很喜欢上这门课。从八周课变成十七周课,有些老师觉得是个负担。但是她觉得很好,因为八周课容量太小,想讲的讲不了。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选鉴赏类的课程,相对于选其他专业性强的课程要更好“过”一些。“鉴赏是不难的,但是我到最后要知道你们有没有收获。”高老师说,老师要是会教的话,有收获的同学会很不错。
 
    对于通识课程的师资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长期以来,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校内自建、特邀名师开课、购买网络课程等三种途径。其中,最困难的是对名家名师的邀请。“因为这些老师通常都很忙,时间紧。”曹阳说。目前,学校主要邀请港澳台的老师,以在线学习为主,辅以部分的面授。
 
    和师资的引进一样,通识核心课本身也具有引进和退出的机制。这些课程不会是恒定不变的。学校将持续引进好的课程,而对较差的课程,就会做进一步调研,甚至淘汰。
 
    为了上好通识核心课,一些老师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生命科学的奇迹与感悟》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四名老师共同开设的。授课老师王玉凤说,老师们也很清楚这是一门通识课。“知道课堂上有很多文科生,为了使他们听得懂,会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尽量将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老师讲的内容对我们文科生来说是有些困惑的。”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15级的邢明洁说,尽管如此,这门课还是挺有意思的,会带大家去参观生科院的标本馆。
 
    教育学院的五名老师开了一门《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通识核心课。孙玉梅老师介绍,特殊教育系的五位专任老师分别讲授自己最擅长的专业领域。他们会要求学生去读一些关于特殊教育的书,去写一些感想,从而更系统地了解特殊儿童,将来遇到这些孩子时能对他们多些接纳与关照。
 
    “这堂课让我改变了对特殊儿童的看法。”文学院15级的汪玉是一名师范生。她原来对特殊儿童只是同情、关怀,认为他们就该特殊对待。但现在,她对于差异不再那么看重,“他们其实也可以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