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否遭遇七年之痒?
作者:张宇欣 钟美琪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5-10-09 19:08:00

    改革——趋利避害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校党委书记马敏就提交了《关于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提案》,他提出“从哪里来、会哪里去”的就业原则以及过长的服务年限让学生对就业感到迷茫,当年我校有500多名湖北籍师范生要在省内就业,其中近五分之一在当时尚未落实工作。
 
    在2014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采访时,马敏表示,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局限性体现在对学生的限制过多过死,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以及不能考专业研究生、不能出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长此以往也会对师范院校的学术水平造成不良影响。马敏建议适当放宽免费师范生的限制,允许其在中西部地区跨省就业,同时指出,10年服务教育战线和2年服务农村的期限过长,不利于毕业生整体规划自己的人生、选择多样性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限制了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

 
(2014年马敏接受中国社科网采访时谈到一种思路:不一味指望靠免费师范生,而是通过信息化、现代化解决乡镇基础教育不均衡问题)
 
    相比较于其它地区,台湾地区享受类似补贴、毕业后去偏远乡村地区工作的师范生,服务年限一般为5年;新加坡规定的享受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在当地服务的年限也是3到5年;而澳大利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则为,靠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的学生,如果去偏远地区工作5年,上学期间的助学贷款全部由政府偿还。
 
    “一年的农村服务期对大多数免费师范生而言,已经可以起到了解农村、了解基层、锻炼自己的目的。”马敏说,对在城市中学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而言,设定一年的农村服务期也有利于所属学校进行轮岗安排,使服务农村落到实处。
 
    “我个人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最好不是实施于我们这种学校。”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华师的毕业生基本就业于县级以上城市,而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在于充实农村的教师队伍,二者无疑是矛盾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更适合于实施在专科师范院校,此类学校的学生更有可能投身于乡镇教育。
 
    此外,他还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市场在自然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把教师的资源配置变成了一个计划的配置,哪个省来就回到哪个省去,这个就业原则以及过长的服务年限让学生对于就业非常迷茫,导致很多免费师范生没有学习动力。”在他看来,教师作为一种资源更应该由市场来调配,把经费支持放到毕业后,同时,政府也应该将用于发放补助的资金调配给真正愿意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作为贷款,让更多学校的学生不后悔免费师范生的选择,真正愿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从而实现教师资源的多元化。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是为农村、基层输送教育人才,当政策表现出不适时,要及时作出调整,让免费师范生拥有阳光的未来。”几年前,时任校长的马敏曾与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相约拜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问题作长时间恳谈。及今,已转任校党委书记的他仍密切关注这项工作。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七年之路,时有坎坷,改革为趋势,方能趋利避害。

上一页 [1] [2] [3]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