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否遭遇七年之痒?
作者:张宇欣 钟美琪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5-10-09 19:08:00

     教育学院的冯宏明,因为高中在校期间的一次偶然机会,目睹了校领导们面试“免费师范生”的过程,也第一次接触了“免费师范生”这个概念。2013年的高考结束后,超常发挥的冯宏明瞒着家人报考了我校的免费师范生中的特殊教育专业。“原本想着考一个二本学校,但是高考成绩高出了一本线28分,就报考了华师。”对于当地一所普通高中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令人满意。
 
    不能考研、要从事教育行业十年,这些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硬性规定让冯宏明的家人很是不解为何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想要做老师”则是冯宏明给出的答案。
 
    冯宏明就读的特殊教育专业共有42个学生,而其中七个是男生。“对于女生而言,教师这个行业的薪酬可以接受,但是对男生而言就很不一样了。”冯宏明说,家乡的年轻教师月工资普遍在2500左右。
 
    尽管距离毕业尚早,但这样“低薪酬、高代价”的现状已经让许多免费师范生感到不安和迷茫,这也是许多免费师范生想方设法违约、逃离这个政策的最重要原因。“免费师范生政策确实对于改善县城、乡镇师资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我们本身,确实是很好的,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也有埋怨之处,觉得屈才。”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本身,王潇评价说,一个政策的提出,都是需要慢慢完善的。
 
    数据——政策利弊皆存
 
    2012年,我校免费师范生首次被获准转专业,而在这次转专业的浪潮中,师范生报名申请转入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有19人,而非师范报名申请转入师范专业的学生有95人,申请转出与转入的比例为1:5。
 
    9月1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五万学费我用十年青春补偿,谁为免费师范生未来解忧》的报道,同日,被《环球时报》转载并改标题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行7年,部分学生欲改初衷》。报道中提到,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是为基层农村培养优质教师。然而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大多从教意愿不强,且不愿回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愿意回到基层的学生,又面临有岗无编、工资待遇低等困境。更有学生提出,“在教育机构工作十年”的要求太过苛刻。
 
    针对报道,华大在线于近日对校内153名免费师范生发放问卷,问卷数据显示,38.56%的学生后悔成为免费师范生,不想被政策套牢而丧失追求、想要拥有更广阔的前途而不是将人生中最适合用于奋斗的十年奉献给教育是他们后悔的重要原因,有24.18%的学生表示自己将来会想要违约。但同时,仍然有不少学生支持免费师范生政策,“想要成为老师”是他们选择免费师范生的主要原因,54.25%的师范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工作。“我会从基层一直往上做”,学前教育专业的13级学生高曼雅说。

 
(华大在线所做调查问题之一)
 
    9月中旬,我校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北师大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王潇在会上作为优秀免费师范毕业生向在校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会后,校党委书记马敏回忆起2011年第一届免费师范生毕业时,和王潇一起陪同温家宝总理观看六所部署师范大学教育成果展的情景,他感慨:“华师培养了许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当年那个写信给总理的孩子也已经成长起来了。”
 
    我校于今年三月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提到,2013届毕业生供需比高达1:5,初次就业率为91.94%,协议就业比例高达78.22%,而免费师范生就业再次实现了“三个100%”,即100%就业、100%通过签订协议就业、100%在教育系统就业,且有60%的毕业生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学校任教。而截止到今年四月,2014届毕业生中的2028名免费师范生中,75.68%已经签约。
 
    以上数据表明,免费师范生政策实行至今,确实存在部分学生欲改初衷的现象,但仍有不少人坚持教师之路,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大队伍中来。但政策实行至今,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对其进行完善,使学生与教育事业双向获利,是值得探讨与深思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