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偷感人生”:偷偷地,很安心

作者:曹葳 杜俊晓 吕雨馨 编辑:董娱辰 发布日期: 2024-06-03

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为新词新梗的出现搭建了平台,而年轻人也热衷于从表达情绪的网络热词中获得情感共鸣。近日,“偷感”这个词条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时尚单品”。保持紧绷的状态,默默做事不愿被别人知道;害怕因格格不入而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努力在角落里隐藏自己——这正是人们热议的“偷感人生”。

何以为“偷”?隐身藏匿人群中

在社会普遍认知里,“偷”字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遮遮掩掩的行为、鬼鬼祟祟的举动。而年轻人用“偷感很重”来表现对自己生活中的这种行为及性格的自嘲,也借此剖析、展示自己社交状态中的不安全感。

当我们在内心以他人的目光来看自己,以假想中的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觉得真实的自己需要被隐藏起来时,“偷感”就出现了。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之上。文学院2023级的小元(化名)运营着已有1000+粉丝的个人自媒体账号,但她从来不会主动告诉身边的朋友,也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任何可能会透露个人信息的内容。她说:“虽然我只是靠分享自己摘抄积累的名言诗词来涨粉,但我还是怕被熟悉的人评头论足,也怕自己的内容不够优质让大家失望。”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这样的心灵鸡汤恰当地反映了大学生们的“偷感”心理。似乎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在事情尘埃落定前尽量别被人知晓、不轻易泄露风声是一种更为保险稳妥的选择。就像韩非子曰“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司马懿认为“大事莫声张”那样,“偷感很重”的大学生即使去教室自习时也要偷偷摸摸。小元表示:“因为害怕被熟悉的人看到,从而把我的努力程度和期末成绩挂钩。如果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我觉得自己会被嘲讽被怀疑。”

在社交活动中,“偷感”依然存在。文学院2023级的加深(化名)表示:“不希望自己显得格格不入,不希望在公共场合被其他人关注,不喜欢被别人窥探隐私。”拿起别人的外卖查看信息时觉得自己像小偷;想要在人潮涌动的景点拍照留念,总是忍不住羞耻心作祟:我的表情在别人看来会不会很奇怪?在路边看到一辆磨砂质感的陌生汽车,想伸手去摸又怕被人发现,小心翼翼观察四周后终于得偿所愿,而后在心里调侃自己“偷感好重”。

对于思虑繁重的人来说,没有人知道的话,即使从桥上掉下去,溅起的水花也只是落在自己世界里的大雨。只要不被人关注到,哪怕全身湿透也不会感到过分尴尬与狼狈。“偷偷地”是保护那个内心世界真实自我的盔甲。

试问“偷”从何处来,源自不安与压力

对于文学院2022级的小瑾(化名)来说,“偷感”的“偷”颇带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味,她说:“我的‘偷感’主要还是来自社交的不安全感。”小瑾独处而自得,比起和别人分享,她更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不希望成为“世界的中心”,更不喜欢被他人议论。小瑾表示:“我不觉得自己不愿意声张自己的行为是‘偷偷摸摸’,对于我这种比较敏感的人来说,这有时候也只是一种自我保护。”

“偷”也来源于个体的不自信。加深就提到他即使是上课发言举手,也总是想要在回答完后马上坐下,他认为正是自己的不自信才让他不愿意在大众面前展示自我,他说:“我无法‘平视’自己,有时我会认为自己的成果微不足道,不想被他人表扬,但又期待外界的肯定。”而这种不自信也为加深带来了焦虑与低效。

有时候,“偷感”的“偷”也带着些苟且“偷”生的无奈。来自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的小李(化名)认为:“‘偷感’也许是我们在社会竞争之中的一种应激反应。在竞争中,为了发展,我们自然而然会产生超越他人的想法,而在这个想法产生的同时,我们对于结果也就有了执念。”偷偷地健身、偷偷地做家教、偷偷地参加比赛……许多“偷”的背后,是大学生们处理挫折与失败的预案。

走入“偷感”的深林,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偷感很重”不只是一种自嘲,更是出自内在不安与自卑的选择,是在社会“生存”中的减重前行。

“偷”出一片自留地,请允许“偷感”发生

学业要求、个人成长、人际交往……种种压力之下大学生们难免会有局促不安的情绪产生。不管“偷感”出现在自己身上还是他人身上,大学生常常会跟“偷感”打交道。如何恰当地与“偷感”相处,是当下留给我们的思考。

平衡“偷感”,用行动拒绝不适。被迫产生“偷感”往往是感受到了他人的窥探。而大声对让自己产生不适的社交行为说“不”,很大程度上能减少自己的“偷感”。体育学院2023级的硕士生小莹(化名)就不喜欢被窥探隐私,她表示:“每个人都有内心忧虑的事情,进步需要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会担心被评价为无效学习和付出无果。所以面对没有边界感的朋友肆意询问我的近况,我会直接选择隐瞒。”拒绝被他人影响,远离不礼貌的窥探,是她没有“偷感”的妙招。

理解“偷感”,共鸣大家的焦虑。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小夏(化名)擅长化“偷感”为力量,“当自我能量不高的时候,发挥一些‘偷感’反而更能让我觉得轻松自在。”小夏认为在感受和理解自己的“偷感”心态和“偷感”行为时,更能体察自己在乎什么,也更能推己及人地共鸣大家的焦虑,她把“偷感”当作很正常的情绪表达,“谁能没有羞耻心呢?大家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保持松弛的。”

与“偷感”共处,接纳自我的情绪。“偷感”并不是一种贬义的表达,文学院2023级小芋(化名)提到“偷感”本质上是为了用幽默消解焦虑,无需被这个词语定义,她说:“不要总是反思自己、给自己提‘改进建议’”。社会的标准不会轻易改变,我们应当学会与“偷感”共处。小元认为减少“偷感”需要转变思维,不要耗尽一生去争夺社会赋予的“标签”,并且更多的经历能让自己更少在意外界的眼光。但对于她而言,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是和“偷感”的相处方式,“我觉得我很适应、很喜欢我的‘偷感’人生,现阶段我喜欢由此带来的孤独感。”

“偷感”是我们在不太舒展的状态中感受社会评价,也是我们在安静地演绎内心波澜。当意识到自己身上或周遭的“偷感”时,或许不需要过度反应,只需要理解、接纳,允许“偷感”发生。松弛感固然好,但“偷感”行为让我们内心脆弱的部分也得以安抚。或许局促的时候,你我可以在收拾好自我后,再畅快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