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人生旅程里,“想要”这个词好像时不时地就会冒出来。小时候看到冰激凌会走不动路,央求大人“我想要那个”;初二网课结束,得知物理老师的调任时,心里会纠结地想,“我想要给她写些什么道别的话”;高三临近高考的时候会一边吐槽“水课”,一边和朋友信誓旦旦地说“考完我想要去看世界”……
“想要”这个词,包含了太多的希冀和憧憬。小时候得到“等你身体好一点再吃”的回答时,会暗暗期待明天一醒来病就能好;初二时隔着屏幕反复敲打最后没有发出去的“约见”消息,是犹豫许久后觉得学校再见也不迟;高三从早到晚的忙碌不停,这份“想要”成了每每入睡前的一点好梦……
“人生如果不及时举起相机记录的话,好像就会一直在遗忘和错过中来来回回。太多事也都在数不清的犹豫和自以为的‘还有很多时间’里悄然溜走。”
当我突然在网上的一组插画里看见这句话时,我发现自己好像一直站在当下,向未来“想要”些什么,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意:第二天醒来我就忘记了要吃冰激凌这件事;去到学校后我才发现老师早已离开,徒留线上道别的遗憾;高考完的暑假出游计划也因意外而泡汤……向下翻评论区,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他们“想要”的结果并没有如期而至,未来的我们也并没有如愿以偿——“公司楼下有几棵樱花树,今天项目完成后终于想着去拍,却发现只剩下井盖边的花瓣了”“少年时代暗恋了很久的一个男生,一直想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表白。得知他考到外地的时候,编辑了很久也只发出了一句‘一路顺风’”……
我们永远都在不断地遗憾当下,又不断地寄希望于未来。希望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盼至日后历尽千帆时,再迎来盛大的、完满的“想要”:前十年期盼高考结束后,后十年期盼工作落定后,再十年,又十年……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语,在一天天的犹豫里压缩得简明扼要,没来得及去追逐的风景,在一次次的推迟后渐渐凋谢在时间的记忆里。可是人生本就是一场充满惊涛骇浪的航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手中的颜料盘会不会被掀翻,又怎么能凭一份“to do list”提前存稿?
“有人问我,读研的时候,找工作和写论文哪个更重要一点。我觉得呢,还是那个无所事事在操场打球的下午,更痛快。”看到一个浙大毕业的up主发在网上的视频,看到满屏的“别等待,快出发”,我才真正意识到——
别等下次再用美食犒劳忙到飞起的自己,别等改天再鼓起勇气编辑好消息发送,别等以后有了空闲时间才制定计划出去见世界。
就现在。
早上没有“早八”的课可以去食堂好好吃顿早饭,下午记得去晒个春天的太阳,晚上约上好友骑上电动,再同晚风相送一场热烈的黄昏。
趁今天。
时间经不起蹉跎,也耐不住等待。现在想要,就即刻开始,即刻出发,即刻奔跑吧。人生本就是一场灿烂的、自由的、盛大的奔赴,不必把自己困在没有定数的未来里,不必等自己垂垂老矣后再慨叹“终不似,少年游”,不要再犹豫、错过和遗憾——遗憾也不要紧,如果昨天的“想要”没有变现的话,趁着今天去实现吧!
就现在,趁今天,去感受当下每一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