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23级地理师范生上新生研讨课上,讲到《中国地理教育发展简史》这个专题时,任课教师龙泉带来了自己部分收藏的、百余年来的地理教科书,其中不乏100多年前的老课本,引起学生阵阵惊叹。
老课本成为“活教材”
课堂上,龙泉讲述了近代地理教育发展历程。PPT里,有不少老课本的图片,而其中一些保存较好的课本,被他带来教室,陈列在第一排课桌上。课中,他不时拿起相关的老课本,一边展示一边讲述,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例如我国最早以“教科书”命名的地理课本、中国近代地理学先驱张相文编写的《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陈独秀编写的《小学万国地理新编》,有着精美彩色插图的《地理初阶》,堪称“精装本”的中学堂地理教科书,油印的抗日根据地课本……近代地理教育发展的脉络生动可感,学生们从书本之中感受到贯穿其中的家国情怀。
课堂上,龙泉也分享了一些有关书籍的故事:在一本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的《最新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一页夹层中,夹着一张100多年前的小抄,薄如蝉翼,用蝇头小楷抄写;在一本1930年的《新主义地理课本》上,当时的学生画下了先生画像,被先生责怪后又在书上写下悔过书,承诺“自后必改过”。同学们大笑;龙泉举起一本袖珍的《国防地理课本》告诉学生们,这是抗战时期为“两面小学”特地编印的小开本抗日课本,可以随时夹在日伪政府编写的课本中,躲过日伪的检查。这本袖珍地理课本,见证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抗日教育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听到这里,同学们为之震撼。
课后,新生们用湿巾和纸巾净手,小心翼翼地翻阅这些老课本,纷纷用手机拍摄书中内容,并不时提问和老师交流。两名2023级地理师范生看到一本课本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不禁感叹:“真是学霸啊!”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负责人也来到教室与学生同堂听课。他说,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有好几门课入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由龙泉主讲的这门新生研讨课便是其中之一,几年来,学院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淘书“捡漏”趣事多
龙泉曾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当过十几年中学地理教师。那时,他便对收藏不同时代的地理教材产生了浓厚兴趣。多年来,他陆续收藏了千余册,其中清末民国时期的地理教科书已收集了160多套。
在位于武昌沙湖之畔的龙泉家中,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纸匣和塑料袋,成套系的书籍分别放在里面。每当淘到古旧书籍,有书画装裱特长的龙泉便会为之制作封皮、书函、标签。在修复有的珍贵书籍时,他还用上了专门收藏的民国老宣纸。
龙泉说,他淘书的渠道主要包括旧书网选购、网络拍卖、藏友转让、逛古玩城或地摊。他还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跑全国各地的收藏市场,为此积攒了厚厚一沓火车票和登机牌。在他的淘书经历中,有的价格“贵到肉疼”,有的却“捡漏”以白菜价买下。一旦淘到“重量级”的地理教科书,或是以前只在资料中见过书名,如今却找到实物,都令他惊喜。
有时,若能凑齐一套教科书,龙泉更是兴奋不已。例如,110年前出版的高等小学《新制中华地理教科书》,全套共有九册,他苦苦寻觅多年,才淘到了第7册,终于集齐了。他历时三年,从四个省份把109年前出版的《中华中学地理教科书》全套找齐了。
今年3月的一个周末,龙泉在昆明潘家湾古玩市场的地摊上,无意中淘到一本1935年的《高中外国地理》上册,而家里正好有一本几年前淘到的下册,让他感叹“真是缘分”。类似的奇遇,已不止一次。
“翻一页都掉渣”的藏书有了数字版
龙泉的藏书中,不少书因年代久远而难以翻阅。他为此专门购买了古籍扫描仪,将藏书逐批扫描变成数字化版本,便可以在电脑上反复阅读。
对于龙泉而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地理教科书,为他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素材。在他看来,这些地理教科书不仅蕴含着丰富知识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折射着历史的变迁,见证着中国地理学科及其教育的发展。
龙泉曾经在文献上看到,抗日根据地的课本严重缺乏,有的学校六七名学生合读一本,哥哥姐姐用了弟弟妹妹用,很多地理课本还是教员手抄的。许多学校是先生替学生抄,高年级学生替低年级学生抄。去年11月,龙泉淘到了抗日根据地的手抄地理课本,对文献记载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感受。“向地理教育先辈致敬!”他感慨地说,“地理教材中的党史”让自己深受教育。
每年的新生研讨课,龙泉都会将一部分保存较好、能够翻阅的藏书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近距离接触。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新生们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理解,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上完龙泉的课后,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郑丹表示,这堂课令她更坚定用自己所学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决心,“抚昔思今,我们透过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却可以看见一个深沉的时代,一段厚重的历史,一份热忱的情怀。战火纷飞与民族危难之际,先辈们将救亡图存的家国热血写入地理教科书,心系天下,微言大义,以笔代戎,为国培才。这让我们看到了地理教科书的溯源至今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精神。”
古老的地理课本、学生的涂鸦、爱国主义情怀……这些都令地理专业师范生们印象深刻。“这些不同时期的老课本,见证了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承载着时代的故事。比如有一本小如巴掌、纸张又薄又粗糙的地理课本,确是抗战时期在日本侵略者压迫下向中国学生传递正确的国土资源信息和爱国情怀的载体。这节课无疑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胡韫锐因为这一难忘的一节课而感慨万千。
多年来,龙泉为收藏地理教科书投入了大量费用。但他认为,这批藏书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他表示,晚年打算将全部藏书捐给有关机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价值和育人价值。
知识如炬火煌煌相传,百年前的地理老课本在龙泉的讲述下焕发出崭新光芒,近代地理教育发展脉络由此生动可感。我校也将继续强化思政引领铸魂育人,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华师力量”!
(原文刊发于2023年10月15日《湖北日报》第4版;编者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