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门课,它以“沉浸式”课堂体验而闻名。它的教室既位于华师的多媒体教室,也立于武汉的大小场馆,还坐落于乡间田野。课堂作业更是趣味良多,结合新潮的展品打卡与“四史”知识问答,创新与历史碰撞出新颖的火花。结课以后,许多学生都高呼“还没有上够”“希望多加点课”。这门新奇有趣又干货满满的课,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熊富标团队所开设的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课。
在新时代思政理论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下,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课应运而生。由熊富标、李芳、谭家超、吕惠东、王寓凡、高扬帆六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武汉地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为主线,设计开展充满武汉本地特色的“四史”学习实践活动课程。在这堂课上熊富标带领学生们看红城革命岁月,感“四史”伟大历程。
“四史”课堂,三位一体开新篇
正如熊富标所说,作为一门新型实践教育课程,自然要走出一条与传统课堂不同的道路。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课采用学、讲、做三位一体的方案,开辟华师实践课程的新天地。
学在课堂,学在线上,学在现场,使“四史”如在眼前。该课以现场课堂为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红城岁月历史。每节课前,同学们都会收到事先发布的实践任务卡。在博物馆内,历史展品琳琅满目。同学们手拿着任务卡,在这小小的红色翻折页内,了解场馆信息和丰富多样的打卡活动:知识问答、经典动作模仿、展览拍照……同学们小组合作,一部分人模仿,一部分人拍照并帮忙矫正动作。模仿雕塑的学生仔细观察表情与动作细节后,认真复刻动作,体会革命先辈们当时的心情。随着“咔嚓”一声响起,同学们的身影被定格在实践课的回忆之中。实践之余,课程还辅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学生补充线上资源,全方位感受“四史”的岁月峥嵘。
专家讲,场馆讲,学生讲,让“四史”“活”起来。武汉“四史”,波澜壮阔。不仅有课程教师以及外聘教授的专业讲授,还有场馆讲解员的解说,更有学生们的故事分享与讲解。学生们对这伟大历程的讲解,专业而不乏活泼:发挥专业所学让武汉“四史”更具历史厚重,运用互联网词汇使四史故事更加生动活泼。
做服务,研项目,创作品,让“四史”“动”起来。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活学活用。学生不仅可以在场馆讲解,学以致用,做服务;更能在科研方面一展才华,自发组队,根据实践所获申报红色专项,做项目。2022年时,在武汉革命博物馆的邀请下,由武汉“四史”教育实践课的老师们带队组织学生,参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的推广。学生们集思广益,推出了文物展示、二十四节气与场馆等版块,开辟出“文物会说话”等环节,为武汉革命博物馆撰写了五十多篇推文。结课之后,同学们对于项目的热情不减,仍继续参与公众号的运营。
课堂也鼓励学生们结合实践所获,发挥自己的特长,设计各种各样的作品。学生们为武汉规划展示馆设计的“武小规”“武小划”IP形象、为武汉革命博物馆专制的场馆导览图、武汉规划展示馆和桥梁博物馆的主题明信片,甚至还有为武汉革命博物馆而制作的宣传歌《江场中明亮的光》都是往届学生们的杰作。这些新颖有趣的作品也在场馆中与更多的游客见面,体现了华师学子对武汉“四史”的创新表达。
实践新课,从零开始求索路
这门有趣的课程却也来之不易。万事开头难,作为第一批实践课程之一,总要面临诸多考验。
最初老师们渠道有限,只能通过开放的官方方式预约参观场馆。但,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前去武汉中国桥梁博物馆实践的老师和同学们遇到了该馆的馆长。
熊富标老师回忆说,当时馆长刚好就在馆内,他看到了在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课堂上同学们在场馆四处做实践任务——有的手拿任务卡寻找需要打卡的展览,有的几人簇团讨论任务卡上面的知识问答。“馆长对于同学们正在做的活动十分感兴趣,前来问我们正在干什么,手上拿的小册子又是什么,有什么内容。”正是这个机遇,让熊富标老师第一次成功与场馆负责人建立起了联系。随着课程的不断完善,课程老师与场馆负责人逐渐增多。目前为止,课堂已与包括桥梁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在内的多个场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大思政课”。
以生为本,披星戴月展未来
自开课以来,武汉“四史”教育社会实践课硕果累累,不仅被评为华师第一批社会实践类课程之一,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还被教育部网站多次报道。但武汉“四史”实践课的“工匠们”精益求精,希望能够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思政实践课。
在回顾开课后两年的经历时,熊富标老师认为,课程在实践形式以及学习内容上需要更多活力。“如何让教学内容跳出理论层面而落到实践”“怎么用更为新潮的实践形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都是老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以学生为本”一直是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武汉“四史”实践课也在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班级学生课程安排时间冲突、场馆也有开放时间的限制等原因,导致部分场馆无法参观,特殊节日的专题活动无法体验等问题。老师们也在不断摸索,寻找如何能够协调学生上课和场馆开放时间限制的方法,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身来到各个场馆,参与到多个活动中去,感受“四史”的魅力。
虽然未晓前途之貌,但老师们斗志昂扬:“这个课程仍需花费大量的经历去做,去完善,去打磨。我们在成为省级一流本科生课程后,接着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生课程,希望能够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思政实践课。我们也会借此时机更加努力地去思考如何优化课程的各个方面。”熊富标老师笑言。
学“四史”,守初心;上“四史”,体沧桑。这门让四史“活”起来的课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断为华师学子、为思政课程带来生机与活力。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