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匠出能工:华师团队以“舞”获佳绩

作者:陈嘉玲 卢可心 易楚翘 编辑:陈嘉玲 发布日期: 2021-03-11

手持芭蕉扇,虎虎生风;双手太极式,拳拳到位,不仅如此,主角还能跟随着音乐、背景视频一同翩翩起舞。不过,站在台上大显身手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台台被精心设计过的机器设备。凭借着别出心裁的舞蹈编排、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示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底蕴的外观设计,我校计算机学院代表队在2020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比赛中脱颖而出,收获一项全国第三,两项全国第四的亮眼成绩。

一个完整的赛季长达近半年的时间,算上准备时间更是需要参赛成员们付出大量的心血。从万物复苏的春季中启航,队员们在无数个辛勤耕耘的日夜中见证春去秋来,最终摘下丰收的果实。优异的成绩背后,是三支队伍凝成一股绳的冲劲,亦是科技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交融。

图为队员赛后合影

传情——技术呈现蕴于艺术理念

“机器人”这一科技实体常常以遥不可及的冰冷金属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如何让技术竞技“活”起来,让观者体味到科技里的人情味,是每支队伍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兼具优雅风尚与烟火气息的舞蹈机器人无疑是参赛的上乘之选。舞蹈机器人作为我校的传统项目,以小巧灵便的机型,高灵活的兼容性,上到舞蹈动作的整体编程,下到各个部位的自主设计,给予了创作者最大程度挥毫才气的空间。计算机学院的三支队伍沿袭以往“在科技中发扬传统”的备赛理念,以“西游记之火焰山”、“太极张三丰”和“年兽传说”等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经典为主题,让古典在与科技的碰撞中装点上时代的外衣。

敲定了创作主题,与此同时,等待着队员们的挑战也接踵而来。从幕后到台前,将美好设想变为现实的路本就布满荆棘,这让团队感同身受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寥寥数语背后所积淀的辛酸与不易。

艺术是一个过程,而不仅是一个结果。制作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要创编剧本、设计动作、编程,还得在服装道具上花费不少心思,更要兼顾音乐和视频的剪辑。一场比赛下来,队员们都成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高手,队员邹梓怡更是从零学习PS、PR,将舞蹈,灯光,视频巧妙融合起来,实现3分钟内融合解说、动作、道具为一体的复杂背景片设置。为了呈现最好的情节,队员们从各种版本的古典文籍中选取出十几个故事,细细推敲故事背后的逻辑,编成不同版本的剧本,同指导老师商议后再决定最终花落谁家。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不具有一致性,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往往也意味着高难度的执行过程。因此选定剧本以后,由于调试过程的不利,导致选题的推翻重来成为了团队的家常便饭。

选择陪伴大家成长的经典故事为主题,看似是题材上的取巧,然而却因其承载着观众的无数美好回忆而具有了更大的挑战性。为了使舞台出彩出新,为了使故事情节能更符合大家对传统经典的期待。每一个小小的人物动作的修改,都要经过团队同学初版,再版,终版的反复调试。观赏人随口一句简单的意见,就要耗费队员们整整一周的功夫。选在机器人设计的一些细节上,队员们巧思不断。比如今年大家就设计出可以伸缩的孙悟空金箍棒,尽可能地还原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动作与人物形象。

音乐声响,齐天大圣挥着伸缩自如的金箍棒,在灯光下与铁扇公主斗智斗勇。得益于美轮美奂的舞台布置所带来的感染力,观者能迅速进入团队所构建的故事情景中。笨重机器人的形象外壳被队员们褪去,留下的是关于故事的无限遐想。

因“舞”结情——携手面对困难重重

在团队的攻坚克难之路上,除了比赛本身队伍需要攻破的技术壁垒,亦有团队协调性不足,学业压力等可预知因素的掣肘。然而这次比赛,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了队伍行进道路上出现的第一个“拦路虎”。

四月到七月本是研究技术的黄金时间段,但脱离了实验室的环境,缺少设备支持,队员们只能“纸上谈兵”在家备赛,这使得不少规划与实际相脱节。而团队今年参加的新项目——多足异形机器人更是让队长潘磊倍感头疼。此前团队从未接触过这类机器人,设计图纸的工作好比摸着石头过河,任谁心里也没有底,只能在一次次地摔倒中不断重来。初版设计的年兽机器人机型过大,超出了实际关节的承重,导致零件经常损坏。

遗留的技术难题让备赛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团队不得不求助于经验丰富的参赛前辈们。在学长的指导下,队员们对设计进行了整体的改进,调整舞蹈机器人的规格,使其架构与关节保持协调。最终“小年兽”机器人不负众望,为团队赢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样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比赛时间线也不断被拉长,逐渐成为了一场拉锯战。全体队员必须一边主攻学业,一边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备赛中去。几乎每一位成员都曾因繁重的任务被迫进行刷夜,任务量大的同学更是需要耗费四五天的时间,连续辛苦熬夜才能勉强完成一次完整的调试。只要有空闲时间,大家都会轮班去实验室工作。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指导性建议,队员们要及时投入更多精力改善问题,最累的时候要在实验室连续熬夜四五天。潘磊用一句“早已习惯了”打趣这样繁忙而充实的生活。

而谈到比赛过程中的最大障碍,队员朱云瑞坦言道:“其实一切技术难关和工作压力都能克服,我们所面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小组合作和任务分配。”因为任务性质不同,队员们会有不同的时间分配。有的任务在备赛前期就能完成,有的则需要持续到比赛前最后一刻。早结束的同学觉得自己参与感不够,晚结束的同学又觉得自己担子太重。不一致的工作节奏让团队合作滋生出不少问题。坦率直言是解决问题的良药。为解开队员们的心结,队长组织了了不少个人交流和小组会议。在一次次诚恳的交流中,队员之间畅所欲言,默契和友谊悄然而生。

三支队伍携手并进,从每一滴播撒的汗水与每一个于实验室灯中火通明的夜里收获成长,结下了从一段赛季到相伴大学光阴乃至一生的友谊。

以“舞”传情——众人拾柴,薪火传承

队员们接触到舞蹈机器人,继而参与比赛并不是发生于偶然。他们都结缘于同一个地方——机器人协会。每年临近赛季,团队都会从机器人协会中吸收新鲜血液,丰富团队构成。得益于机器人协会的传承性,我校已经连续几年在此类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从2012年协会成立,八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几代社员的传承,机器人协会也从一个小型的备赛团队成长为我校机器人设计人才的培养基地。

机器人协会之所以能如此蓬勃发展,首要原因便是薪火相传的精神。高年级的主力队员往往会承担起指导下一级队伍的责任,竭尽所能将自己所有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妹。据队员李洋涛介绍,白天,主力队员会尽可能把使用实验室的机会交给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成长,自己则选择熬夜调试机器,探索改进的方向。哪怕自己再忙,也不会推卸身为“小老师”的责任。

除了是比赛人才选拔的后备基地,机器人协会自创立之初,便没有停止过在科技道路上攻坚克难的脚步。。

历年的比赛中,控制板是否由参赛成员独立设计一直都是评委的重点考察维度,也是团队成员失分最多的地方。而在今年的比赛中,队员们实现了技术层面的新突破,机器人使用了完全独创的控制板,在这一个维度上做到了零扣分。由购买控制板到半自主设计,再到完全自主设计,从构想到现实的这条路,团队一走就是八年。一块小小的芯片的革新,其中凝结的是前人无数次的挑灯夜战与反复修改,是华师机器人大赛组八年来每一届队伍的青春与汗水。作为奇迹创造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潘磊深有感慨。

两天的赛程,短短几分钟的展示时间。舞台背后却是队员们泪水与欢乐并存,困难和突破并行的备赛之路。他们在比赛中收获的不只是成绩,在不断的磨练和永无止境的实践中,有人遇到志同道合之友,有人寻得谆谆教导之师,有人确定了心中理想。最重要的是,这段苦乐并存的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一团火焰,火焰不熄,探索的步伐便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