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作品《未知的指数》
2021年1月29日,“未知的未知———郑达个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该展览是美术学院副教授郑达自2016年来以“低科技”为探讨形式的代表作,呈现了他在后疫情时代语境下对环境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全球景观下经济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的探讨。近日,华大在线走进“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与郑达进行了一场有关科技与艺术的对话。
华大在线:您进行“低科技艺术”所秉持的创作理念是什么呢?
郑达:“以科技反思科技”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艺术创作理念。我们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就是基于此创立的。“低科技”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科技的“日常”与“可控”。近年来,使用科技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行为,科技变得非常日常,诸如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概念已经相当普及。在此之下,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社会具有了新面貌,而人类的未来就尤为值得思考。现在的艺术不仅仅与审美相关,它更多地需要走进生活,而这也是艺术本质的一种体现。因此,我提倡“用科技去反思科技”。
华大在线:您本次“未知的未知”展览的确十分契合您的这一创作理念,那么除此之外,它与以往展览相比是否还有其他特殊的含义与意义呢?
郑达:这一次的展览相对而言的确是比较特殊的。与此前的其他展览相比,疫情这一背景赋予了它更多的时代烙印。在本次展览由于疫情而悬置期间,我就在思考艺术与艺术家对此能做些什么。我意识到,艺术家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身份,它能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并形成一个能够“治愈人”的艺术平台。疫情打乱了人们熟悉的节奏,给快速运转的社会机制按下了暂停键,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因隔离而受到阻力。“未知的未知”这一展览正是怀着一种对科技的乐观主义态度,去反思科技所带来的“社会加速运行”的意义。
华大在线:“低科技艺术”在国内还是比较小众新颖的,那么您当初是怎样想到“低科技艺术”,并始终坚守这一艺术创作形式呢?
郑达:“低科技艺术”这一概念是基于“低科技艺术实验室”而诞生的。事实上,在国外,“科技艺术”这一概念在学术研究、教育和产业层面发展得更好。而之所以选择“低科技艺术”,是基于媒体文化和科技经营的现状。与以往相比,科技更具独创性与原创性。这些日常、可控的技术,作为一种计算的媒介,使艺术家能够通过编码、解码制造新的作品运行机制与效果。我希望“低科技艺术”能够让艺术家们看到这种可能性。
华大在线:您的诸多作品既有科技形态,又具备“交互”、游戏的特征,颇具趣味性与艺术感。科技与游戏都是您在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您为什么会如此青睐于以“游戏”的形式展现艺术呢?
郑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游戏其实就是一种艺术。虽然我们现在大多数时候看到的游戏产品更多地偏娱乐功能,但也有一部分游戏与人的感知系统相关联,注重人的感知体验。在我看来,游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并放大游戏玩家的欲望与行为,玩家在游戏中可以进行“虚拟生存”,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并理解的内在想法。游戏如果利用得当,可以促进人们自我反省。
华大在线:那么您认为这种将“科技”与“游戏”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可以应用到我们学校的美术教育吗?
郑达:首先,这二者其实是略微存在一些差别的。美术教育更多地是基于既有的教育体系而展开的,而我们的这种艺术创作则更像是一种对传统美术教育的补充,表现出了更加崭新的状态。但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当我真正研究游戏时,我发现,游戏可以与自我教育相关联。乐趣和成就感能够增强教育的效果,而这些美好的体验恰巧是游戏机制设计的重要一环。游戏是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也可以为华师的美术教育提供某些经验。
华大在线:科技是严谨而科学的,但艺术却需要开放的想象思维与温暖的人文关怀,那么您在“低科技艺术”创作中是如何平衡二者的呢?
郑达:我在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思维是感性与理性兼备的。从我具体的作品来看,科技与艺术并不是对立的,感性与理性也是可以相伴并行的。我的作品最后所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理性的诗意”这要求创作者既用人的感知传递信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打动观众,又要注重技术,理性工作。在我看来,真正有力量的作品是将理性和感性结合的作品。这种作品能够形成一种力量感,也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性的诗意”。我想,这也是这个时代被技术包裹后所欠缺的东西。
华大在线:您先后荣获“第六届流明数码艺术大奖”、“2018王式廓奖”艺术奖等多项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在科技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但这一路走来想必也会遇到坎坷,那么您对于这些困难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郑达:事实上,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作品和每一个阶段的创作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但是这种过程对我而言意味着“真正的创造”,对我们团队来说同样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在我看来,如果想要突破自己,达到一个新高度,这样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必经的。我们做项目时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时间紧张、成本有限、技术难关和具体效果不理想等,但是我们知道,只有以十足的耐心和工作热情去投入项目,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华大在线:您有许多作品的名字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捕食器的函数》《未知的指数》《生理反应Ⅰ》《机器的自在之语》等。这些作品充满深度,表现出了艺术与数学、生物学、物理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具有跨学科的色彩。那么在您看来,跨学科艺术创作具有怎样的意义呢?这样一种跨学科的艺术创作思维是否也可以应用到我们学校美术学科的教育与发展上呢?
郑达:“低科技艺术”确实具有学科交叉的色彩,它其实代表了我对科技与艺术的真实情感。我对科技着迷、好奇,因此一直身体力行地在结合科技进行艺术创作。在我看来,跨学科进行艺术创作就是一个信息混杂、转化、再分配的过程。也因此,我想通过一个实体的艺术装置来表现人类理解世界运行规则的机制。而之所以想要表现这个,是因为目前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技术越来越像个“黑盒子”,作为技术重要要素的数据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却很难真正理解它。而跨学科的艺术创作,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活的突破口。在教育方面,我们学院将这种具有学科交叉色彩的艺术创作思维融入到了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中。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正在于培养与互联网跟新经济相关的设计人才。我也希望,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设计师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编程能力,掌握数字媒体的最新设计语言。
华大在线:在艺术创作与教学育人方面,您对于未来有什么想法与计划呢?
郑达:我希望我的实验室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也能够吸纳不同领域的人进入。近几年实验室的暑期实习生越来越多,学科背景也越来越多元,但基本上都是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如南方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立足于新文科的建设,我希望未来能跟校园内的同学们有更多的协作与交流,一起开发创作一些有趣的科技艺术项目。
(作者为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生;人工智能教育学部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