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杨杰 牛丝雨)11月结束的第十届武汉市辩论锦标赛中,时隔五年我校辩论队重回冠军舞台,队长杨成轩获得决赛“最佳辩手”称号。近日,华大在线与他进行了对话。
华大在线:时隔五年,重夺冠军有什么感受吗?
杨成轩:夺冠应该是实力加上机遇吧。2012年我们是冠军,2013年是季军,2014年和2015年是亚军,校辩论队的成绩一直都不错。前几年可能由于运气和场上表现不佳,我们没有拿到冠军,但还是有实力的。今年我们重新夺冠,不仅圆了学长学姐的梦想,也让队里士气大振。
华大在线:赛场犹如战场,决赛时你们怎么对付过来的?
杨成轩:我、汪翰林、黄炎与蒋雨鑫代表学校参加了汉锦赛。决赛的辩题是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我们的持方是正方。由于备赛比较充分,所以对方最有力的观点基本都已经被我们在稿子里化解了,在场上打得比较顺利。我们为了渲染自己的立场还找了一些很有趣的例子,比如“哲学家芝诺因为摔了一跤就把自己活活憋死”。
华大在线:你们整个备赛过程中状态如何?怎样的方式让你们的准备越来越充分呢?
杨成轩:一般我们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备赛,队员们会在周一的时候聚在一起讨论、写出辩论稿。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邀请院辩论队与我们打四到五场模拟辩论赛,并根据模拟辩论赛中出现的问题修改辩论稿。甚至有时我们会在周四时推翻周三整理出的辩论稿,周五重新出稿。在备赛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太多次辩论稿从推翻到重建的过程,也感受过太多次从自信满满到绝望的心情。
华大在线:新校辩论队在2014年正式成立,作为现任队长,你觉得校队这次夺冠后再要怎么发展呢?
杨成轩:事实上因为新校队到现在的历史比较短,所以很多都还在尝试中。在队员培训方面,我们目前的设想是在每年新队员加入后,由老成员给新成员从头到尾做一个基础知识的梳理。从基础的写辩论稿到驳辩与质询的方法,再到自由辩与结辩的打法,并给他们增加一些实战训练。同时,我们会进一步加强队员的纪律意识,一个队伍想要有过硬的实力,就需要平时遵守纪律好好训练。
华大在线:注意到你经常在社交软件中“晒”一些关于辩论的日常,辩论在你的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么与辩论结缘?
杨成轩:辩论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辩论上花费的时间、精力甚至比在花在学习的还要多。除了辩论,我会骑车、晒太阳,偶尔会玩游戏、看动漫、看书,但是我对这些的喜爱都没有对辩论的情感那么强烈。
高一的时候,我们高中受邀去北京人大附中参加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联赛,接受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我接触到了马薇薇、黄执中等辩论界的前辈,并且被他们的实力所折服。于是,我参加了这次辩论联赛的选拔赛,虽然我自身的实力不强,但我很喜欢在场上与对手博弈的感觉。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辩论。
华大在线:从开始的入门水平到被评为最佳辩手,你怎么增强自身的辩论实力的?自己就读的法律专业和辩论有什么“碰撞”吗?
杨成轩:我喜欢利用模辩的机会训练表达能力。通过赛前反复读、记稿子,反复精炼语言,我能在辩论场上更高效地表达话语。同时,我注重在模辩中进行总结。我会将模辩中出现的情况整理成稿子、并将稿子烂熟于心,以便我能在辩论场上展示出自己的实力。除了基本的表达和赛前准备,参加集训或比赛,让自己更多地接触表达和准备训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法学专业辩论联盟暨版权专题辩论赛,较强的辩论实力在比赛中优势较大。此外,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大都会从事律师与法官这类对表达、辩论等各方面要求较高的职业,辩论可以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才。
华大在线:平时看《奇葩说》、《世界听我说》等辩论类节目多不多,你怎么看待这些辩论的形式?
杨成轩:这些节目应该可以提高辩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吧。在本世纪初,辩论比赛偏向于演讲式辩论,主要靠队员的气势、仪态和优美的辞藻而不是靠逻辑与交锋取胜。之后,因为辩论理念不断改变,辩论比赛开始强调逻辑与交锋的重要性,辩论慢慢变得枯燥,吸引力也随之下降。这些节目的出现提高了社会大众对辩论的关注度,进一步向社会大众展现了辩论的乐趣。一些企业或社会组织也通过这些节目开始了解辩论,并尝试去邀请一些辩手帮助他们协办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