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徐英
走进国交一号楼魏文享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的是书,书橱里排满了书,有专业研究论著,还有大量的史料汇辑;办公桌上也堆了不少书;而茶几上,除了茶具,是书,还有几十篇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魏文享说,做历史研究,离不开大量一手资料的查阅,“要从文献、资料中去发现问题”。
1998年,魏文享进入华师历史文化学院读研,2004年于华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毕业。此后,他一直留在华师任教,从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四十出头的他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并参与多本学术著作的主编、合编。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及重大攻关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曾多次荣获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魏文享的研究以“群体”和“社团”为中心脉络展开,涉及到近代商人团体、农会组织、职业会计师、行业市场和直接税史等多个主题。看似相隔,但不论是从研究的路径,还是从历史的关联来说,都极具相关性。群体和社团,是近代社会各阶层、各职业实施社会整合与集体行动的直接体现和组织依托。透过商人、农会及自由职业者社团内外的组织行为和权力网络,可能更容易理解处于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历史主体的生存状态。
从进华师读书,到以做学术为职业,对魏文享而言,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我喜欢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做研究和教书,一来思想自由、充实;二来可以和学生在一起,把生活和自己的事业合二为一。”
以学术研究为职业
从小,魏文享便喜欢文学和历史。那时的农村小学家里,藏书都不多,难得搜集到几本古典小说和历史演义等方面的书,他视若珍宝。翻阅多了,魏文享不知不觉喜欢上读书读史,慢慢有意识地去学习历史。最初看得较多的是叙事性和文学化的历史书籍,读小学时,他便看完了白话版的《史记》。
1994年夏,魏文享高中毕业。九十年代初期,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是财经专业,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高考志愿,他填了财经大学却未能如愿,最后进入湖北师范学院学习。魏文享本以为至少能够就读中文系,却被调剂到不好找工作的历史系。
虽然很喜欢历史,但考虑到现实的就业问题,彼时的魏文享并不能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当时就想要读研究生,就业的时候比较好找工作”。考研究生时,他还是不想离开专业领域,通过老师介绍和自己了解,他得知我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有雄厚的学术实力,因此报考了华师。那时的他不曾想到因为这样一个决定,自己会走上做学术研究的道路。
2000年,魏文享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人生第一篇学术论文《试论民国时期苏州的丝绸业同业公会》。第一次做学术研究,在分析问题上没有经验,请教指导老师,和同学讨论,不停地查阅资料,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个课题研究上。
当时数据库还不多,为了能搜集资料,他还特地跑到苏州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查资料是比较枯燥的过程,整天埋头于书海中,得下功夫还不一定有所获,“但你必须要看,这样你才能从资料中发现问题”。不断地翻阅资料,不断地修改论文,三四个月的全情投入,换来发表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认可。
作为研究生在学报上发表论文,对魏文享而言这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与肯定。在广泛阅读史料,深入思考的开拓研究方法中,他体会到与被动接受知识有着不同乐趣的探究式研习方式的魅力。到读博士时,魏文享选择继续进行同业公会的研究,希望把没有解决的问题继续探究下去。也正是在研究生阶段,他开始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有结合的可能,于是还在读研的他确定了以学术为职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