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牛丝雨)12月22日,第十五期华大传媒论坛在田家炳楼宣传部新媒体中心举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办副主任、九派新闻总编辑谌达军作为主讲人,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当下新媒体转型与实践的经验,以及对新媒体之“门”的理解。
谌达军从一则警报谈起。每年10月25日,武汉市都会拉响纪念武汉会战的警报。这项例行工作却因变换了传播方式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当时长江日报推出了一篇微信文章,在其中回顾梳理了历史细节,并冠以新颖吸睛的标题。谌达军介绍,当天随着警报的三次拉响,这篇推送的浏览量不断攀升,并最终突破十万。在谌达军看来,结合热点事实,展现家国情怀,并用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是这篇推送成功的重要原因。
谌达军认为,新媒体切忌“码字”,要更多以图片等形式说话。“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国家公祭日当天,印着这句话的创意漫画迅速“刷屏”,被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转发。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相关电影视频混剪、历史回顾等众多呈现形式,都得到了广泛关注。谌达军说:“图片、电影这些虽然看似非新闻体裁,但恰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形式。”
为了让听众对图片这一新闻形式有更深的理解,谌达军展示了此前资“智”回汉活动中为部分高校设计的动态长图。武大的“商帮炼成记”、华农的“粮食安全”、地大的“珠光宝气”、华师的“桂在担当”等等依次呈现,每张图从文案到绘制都充分结合了学校特色、现场活动特点,显得创意十足。
随后,他向观众展示了“失踪青年章莹颖”这一场景新闻的案例。在网页动态长图的画面中,随着鼠标的下拉,两张gif图合成的“滑板青年”、十几幅手绘一帧帧切换播放而成的“马路行人”……案件事发前几小时到庭审现场的整个流程都“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谌达军这样强调:“读者立马有了想读的欲望,而且通过场景画面,简单直观地就了解了案件的整个经过。可见掌握更多的技术,新媒体会做得更好。”在现场,谌达军还演示了快闪视频等专业操作,进一步说明新媒体中技术的重要性。
谌达军总结道:“媒体的本质是给人们一扇进入事实的合理的门。”他认为,新媒体新在形式,“在互联网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任何一丝陈腐的气息都会导致你被迅速淘汰掉”。这种形式就是人们进入新闻的“门”,不是过分求新求异、夸张“博眼球”的。他提醒,要注意远离新媒体悖论,始终基于合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