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会写字,我便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一年级时写的一篇短文,让我第一次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母亲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写随笔,这习惯也延续到我的生命里。二年级的暑假,我在舞蹈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强化训练,每晚仅有一个小时的休憩时间,那便是我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时间。舞蹈学校校长邀请我写一篇稿子,在结业汇演的结尾读给大家听,本来是平实的文字,竟然让在场的家长和同学潸然泪下。那篇稿子妈妈至今还为我保留着。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爱上了写作,这样一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对写作的热爱,是我进入在线的原动力。在这里,我认识了专业能力超强的老师、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我渐渐地爱上这里,建立起了归属感与认同感。
犹记第一次写党政新闻稿,于同学带我跑新闻现场,这也是我第一次将培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那次会议整整开了三个小时,内容是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对于社科专业的我来说,这次稿子的写作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还好有于同学的帮助,他为了帮助我提高稿子质量,还通过腾讯会议专门纠正了我稿子中出现的几个典型失误。我也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在线的同学不仅工作认真,而且对新人的培养十分负责。
第一篇悦生活名为《校园观鸟记》,写作灵感来自于好朋友,我们进行着一个共同的爱好——观鸟,我想,和喜欢的人进行着两个人都喜欢的爱好,这样的快乐是双倍的。于是,我便想将这份为数不多的乐趣记录下来,创作之后会产生一种将情感表达出来的喜悦,尤其在于这是一种我和朋友之间心灵契合的情感。每每回忆,都会再次沉浸于幸福当中。第一篇悦生活由我的师父来审核,是她将我稚嫩的文字修改得可以面世,第一次在“博雅文心”专栏看到自己的文章,我激动了许久。
第一次接触特稿写作,需要采访一位政国院的优秀学长。那次活动,由郝老师全程协助。这次特稿写作使我第一次清晰了解了记者的工作流程,从了解受访者、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引导对方以获得更多访谈信息、根据访谈资料写特稿、后期不断打磨修改。我前后一共写了两版,对第二版进行了三次修改。在郝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我的特稿写作终于摆脱了“党政新闻稿”的味道。
在在线的平台中,我从畏惧表达逐渐转变为自信大胆地享受沉浸在文字中的乐趣,享受记者这一倾注了我大量心血的学生工作。在线也潜移默化地助力了我个人的成长,这一点在悦生活中尤为明显,我的心态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我从回忆经历来思考收获到提前带着开放的心态来体验每一次的活动,从被动思考到主动体验的转变,也是从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的转变。我想,这种转变对我来说尤为珍贵。
2025我将继续与在线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