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年意

作者:王有为 编辑:李辉煌 发布日期: 2025-01-14

年,于我而言,不只是儿时盼着新衣糖果的简单念想,更像是一部厚重史书里最温情脉脉的章节,随着岁月流转,愈发耐人寻味。年意,宛如一场悄然而至的春潮,起初悄无声息,待回过神时,已然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浸没。

室友率先拉开了这幕年戏的序曲。期末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宿舍里还留存着紧张备考的气息,室友便开始风风火火地收拾起行李,准备踏上归乡之途。她把江汉路逛了个遍,买了许多精心包装的湖北特产。热干面、鸭脖、洪湖藕粉,这些平日里在宿舍随意分享的零食,此刻被郑重其事地塞进行李箱,摇身一变成为承载着乡情的年货。她一边整理,一边念叨着家里人的口味偏好,那眉眼间的兴奋与牵挂,让我第一次真切触碰到年意的温度。在她忙碌的身影里,年意是归巢的急切,是把特色风味传递给至亲的质朴心愿。这份热忱,仿若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泛起我对年的丝丝憧憬。

漫步在校园,往昔的宁静被满目琳琅的迎新装饰悄然打破。林荫道旁的路灯杆上,挂上了一面面喜庆的红旗,飘扬着阵阵喜气;许多宿舍的门口,贴上了对仗工整、墨香四溢的春联,笔锋游走间,是对来年的殷切期许。图书馆里,还有学校组织的写对联送祝福活动,大红宣纸早已铺陈开来,毛笔也饱蘸墨汁。执笔之人挥毫泼墨,一副对联行云流水。对联拿到手时,墨香晕染指尖,年意就这样顺着掌心的纹路,丝丝缕缕沁入心底。在这一方校园天地里,年意是青春朝气与传统民俗的浪漫交融,是古老年味在现代学府的焕新绽放。

高铁站,无疑是年意最为汹涌澎湃的汇聚地。踏入候车大厅,喧嚣声浪扑面而来,形形色色的旅人,无一不背负着归乡的热望。行李箱在地上拖行,发出辘辘声响,好似急切奔赴团圆的鼓点。大屏幕上不断闪烁的车次信息,成了回家的出征令。人们或是紧紧攥着手机,和家人报备行程,声音里难掩兴奋;或是带着大包小包堆叠得整整齐齐的行李,包里满载着给家人朋友的礼物。有个大叔,守着几箱湖北本地的烟酒特产,脸上洋溢着憨厚笑意,逢人便唠几句家常,分享着这一年在外打拼的酸甜苦辣,言语间满是 “过年回家” 的底气与自豪。在这里,年意化作一种集体的默契,一种无需多言的向心力,牵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子跨越山川湖海,奔赴那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

我穿梭在人群之中,被这浓烈的年意裹挟,心中思绪纷飞。年意又何尝不像历史的回响?回溯往昔,千百年前的古人,亦是在岁末之时,备下珍馐,贴上桃符,阖家围炉夜话,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岁月悠悠,这份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代代传承,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成了年复一年割舍不断的情愫。它无关物质的丰盛与否,哪怕行囊里只有几枚家乡的糕点,只要怀揣着对团圆的渴望、对新岁的期待,年意便有了归处。

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般倒退,我的心却早已飞驰至家的方向。此刻,那些平日里被忙碌学业尘封的温情画面纷至沓来: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阖家围坐包饺子的欢声笑语、年夜饭后一同守岁的温馨时刻……年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它具象成这一路上的点滴感触,是室友的归心似箭、校园的张灯结彩、车站的人头攒动,更是心底那簇越燃越旺的温暖火苗,烧尽一年的疲惫与阴霾,照亮归乡之路,也点亮对来年生活的灼灼向往。我深知,当跨进家门的那一刻,这一路积攒的年意,将化作满室的温情,开启又一轮岁月的美好期许,让我沉醉其中,汲取再出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