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美学”:致郁还是治愈?
作者:魏晓暄编辑:司小平
发布日期 2022-03-10 08:17:43

“我磕的CP又Be了”“Be美学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永远不再回来”“Be结局真的意难平”……观众对故事的悲剧结局久久难以忘怀,从而掀起一股“Be美学”热风。网络热词“Be美学”是指观众对一些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的结局为“Bad ending”时感到难以忘怀进而产生的美学感受,是悲剧泛娱乐化下的产物。相较于大团圆合家欢式的结局,观众为什么会对悲剧结局更加感到“意难平”呢?

“Be美学”的结构,绝不是简单的无病呻吟,所谓的“卖惨”式情节也绝不是真正的悲剧。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部分毁灭给人看。当看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时,我们之所以悲痛,也许是因为那个感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女子用生命坚持对封建势力进行最后的控诉、对爱情最后的坚守。虽然悲剧中的人物往往在经历挣扎后依旧没能逃脱命运、时代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悲惨结尾,但在一系列重大变故后,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品质更具有韧性。或许正因为有夜幕的衬托,星星才会更加闪亮,悲剧才愈发令人难以忘怀。在悲剧的笼罩下,对现实有遗憾但并不后悔、始终坚持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的人物特性更为可贵,也愈值得成为观众心中的“Be美学”。

这样饱含破碎感的结局,不是无故的消极绝望,是不甘,是倔强,是人物对命运的抗争,是以生命为燃料对抗现实的燃烧,是在悲怆中依旧留存的希望。在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矛盾中,“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成为观众跟随人物面对矛盾时最真实的期盼。当繁华化为尘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曾经美好的发生。桐华曾说,也许这个世界有白昼、也有黑夜,有冬天、也有春天,所以光明总是和黑暗交错,寒冷总是和温暖相随。那么留有遗憾的结局,就是对美好最深刻的怀念。

当悲剧击中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时,在破碎中残存的希望,于黑暗中显得更加明亮。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中往往在悲剧结尾处添几笔希望。《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许下的愿望成真,感天动地降下六月飞雪;《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合葬,松柏梧桐枝叶相交,鸳鸯双双和鸣;《红楼梦》中续作者高鹗在贾府没落后选择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结尾……中国古典文学体现的悲剧美是用迟来的正义宣判保留了真善美的追求,用惩恶扬善来抚慰人们沉痛的心灵。这种“以喜结悲”的理想化结局,成为中国古代悲剧文学的特殊形式,是为人们荆棘密布的心灵里添一份苦涩的甜。

不同于强行圆满的结局所给予的心灵慰藉,饱含破碎感和遗憾的结局则带来心痛揪心的感受。当观众沉浸在悲痛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另一种情感的抒发。莎士比亚认为,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情感得到疏泄。文艺作品中情节人物往往与现实有一定距离,在人们沉浸于人物所陷的悲惨命运中时,悲剧营造的朦胧美和距离感让人们清楚意识到这些情节很大程度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故事的主人公所具备的条件往往强于平常人,其遭遇和结局所呈现的缺憾也常常可能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正因为悲剧带来的震撼人心力量,这种悲剧快感在强烈对比下推动人们更加珍惜现实生活的温暖,进而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把握当下的美好,从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当生活足够苦涩,观众短暂沉浸于悲剧中或许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在感到虐心的同时,在沉入深渊的刹那,或许我们是将心中的包袱放下,短暂的停歇,重新收拾行囊,轻装上阵。

“Be美学”将“Bad ending”转化为“Best ending”,或许是因为在悲惨情节的最后留下了一抹亮色的希望,或许是因为结局充满着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无论结局是否将缺憾补齐,我们都能在体会悲剧的过程中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表面致郁的背后是否是更强烈的治愈呢?当心灵被击中的瞬间,它也许正在鼓舞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正视问题,保留心中的善良,无惧前行。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