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爱与欺骗
作者:陈雨泓编辑:崔桢桢
发布日期 2012-10-21 20:32:00

文/陈雨泓

大约在三年前,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英语的老师有一次说起一个学姐的悲催经历。她在地铁站附近碰见几个自称是复旦学生的人,说他们是来外地做社会调研,遇到困难身上的钱几乎都没有了。这个学姐一开始也觉得是骗子,但是对方给她提供了各种证明:学生证、调研材料、导师的电话,还让她跟导师讲了几分钟。说起复旦也十分熟悉,俨然不是那种低劣的江湖骗子该有的面目。她不是傻子,聊了一会儿之后居然愿意相信他们。热心的学姐让对方取走了两万元,互相约好以后多联系。

事情到这里已经极度可疑,回到学校后大家都说她被骗了。她固执地认为事情总有例外,因为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可信。然而就像所有骗局老套的结尾一样,她再也打不通那个所谓的电话。当时留下的所有联系方式都试遍了,她终于确认自己被坑了。两万块!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熟悉的人也很难借出,何况是陌生人。

听完这个故事的人,也许觉得当事人太单纯了吧。也许觉得骗子太狡猾了吧。老师说,这个学生真的受了很大的打击。想想看,从小被长辈教育“不要相信陌生人”的乖乖女好不容易决定相信一次陌生人,却换来无比惨痛的教训。直接的后果就是她以后很难相信陌生人了。

你可能会说很好嘛,吃一堑长一智。

真的么?多么令人悲哀的现实。

我觉得,骗子的可恨之处正在于,他们欺骗的都是心中仅存着对这个世界一丝信任的人。因为他们的帮忙,这些单纯善良的人们终于接受了那些不会让他们再受伤害的观点。

世故与苍凉,一向都是携手并进的。

两年前,我和同学经过H校门口,被一个看上去颇为狼狈的妇女拉住。她身后跟着两个小女孩,说是到本地旅游,不料钱被扒光,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圈套,准备给点钱给她。我同学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静静地看着我。这个时候,几个H校的学生过来了:“她天天都在这里,专门骗你们这些路过的。”妇女很愤怒,说她并没有招惹他们,为什么要断她的财路。

一年又一年的上学路,坐在地铁上,时常会遇见“聋哑协会”的会员们列车上兜售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我看见她走过几节车厢,并没有几个人愿意理会。那张可怜的“证书牌”,也在开足的冷气中瑟瑟发抖。我看见她朝我走来。

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个画面,是在同学的家楼下碰见一个要给我们口香糖吃的叔叔。我们牢牢记住大人的教诲,对口香糖没有任何留恋,迅速地离开了。走出好远,两个人还咬紧着牙关,仿佛一松开,就会掉头去看那块口香糖。那时已经过了对陌生人毫无防备的年纪,我们手牵着手,貌似很勇敢地向前。漆黑的走廊没有尽头,对面装满了人类对同类无边的恐惧。

我买了她的吊饰。其实一半是因为同情心,另一半是因为它真的很漂亮。女孩走远后,坐在我旁边的男人扭过头对我说,骗人的。那样的表情,好像在告诉我一个惊天秘密。

后来,跟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她也买了一个。其实他们是不是真正的聋哑人,早就不重要了。

在报纸上看见过一篇小社评,评论的背景依然是那个老套的故事:乞丐的手机比我用的还好。

他说,我们可以为受骗而愤怒,他却宁愿这些乞丐没有那么可怜。可以买手机,可以吃饱穿暖,不需要偷,不需要抢,也不要他们的生命里只剩下苦难和麻木,才跪在街边,等待路人偶尔的施舍。

新东方那个叫章铸的老师则说起他的另一种经历:某天他上课途经某街看见街边蹲着一个女孩子,地上是大家熟悉的“求六块钱回家”。女孩看上去楚楚可怜,他突然决定给她钱。把钞票递过去的时候,还对她说了声,回家吧。

他下课之后,又特意绕到那条街,发现相同的位置,蹲着同一个女孩。章铸很愤怒地走过去,问她为什么还不回家。女孩怔怔地看着他,没有任何表情地。

[1] [2]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