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在台湾烧的这把野火
作者:王诗雨编辑:崔桢桢
发布日期 2012-10-20 21:38:00

文/王诗雨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威风吹过麦田。”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台湾作家龙应台。

《野火集》曾被打上了这样的介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在我看来,如果说《目送》《孩子你慢慢来》这样些书是龙应台对亲情和教育的思考,而《野火集》则是她对台湾的思考,对这个“腐坏”的世界的思考。2010年,《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拿下了最畅销书的宝座。这把火,从台湾烧到了大陆。

作为二十周年的纪念版,龙应台在自序《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中谈到了她“纵火”20年后的忧虑与困惑。她谈到了民主之后,以绝对娱乐为本的,大众的虚无主义、犬儒主义,她仍然是一个“生气”的龙应台。

一九八四年的台湾与如今的中国大陆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台湾的人民忧心着食品安全的问题,时时提防着“红色嫌疑”,他们的冤屈无处申,他们渐渐开始崇信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社会哲学。龙应台抨击体制,但是她也明白:如果一个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会自己看出问题的最后症结,找到自己的答案。而不公的体制得以存在的最终责任指向个人,也就是小市民自己。

这样社会现象让龙应台颇为忧心,她开始了她的社会教育历程。在《中国时报》上,她接连发表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生气,没有用吗?》《生了梅毒的母亲》等文章,她与主流媒体一起掀起了一场风暴,用这些文章,用她的笔将麻木、忍耐的台湾人刺醒了。

八十年代,龙应台回到台湾。她想“用成人的眼光去注视一下台湾”。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里,她大声地质问,试图唤起人们心中的愤怒,去质问、去批判、去促进政府管理。在这篇文章里,很多人看见了希望,冷漠的人被感动,忍受的人被激励了。

她关注台湾的社会各个层面,政府、环境、卫生、教育。《幼稚园大学》中,龙应台从自己做教授的经历出发,点出:许多大学生独立处事的能力还不到五岁!

龙应台就这样用沉痛地眼光看着台湾社会。她选择了一个角度,一个射击手的目标。既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她进步的一面,但又不直接让当政者觉得充满敌意,而加以摧毁。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