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春日回首 踏青向前
作者:吕雨馨编辑:曾楚航
发布日期 2024-04-05 10:04:43

连绵的雨,多变的天,清明节似乎总是夹杂着愁绪。“一年之际在于春”,清明是节气又是节日,情感的牵绊和传承的习俗拉着我们停下来感受自然。

家中阿公阿婆离世得早,小辈们在并未理解何为祭奠的年纪就开始遵循习俗,跟着大人们年年踏青。这一天留给我们的印象,更多是一脚深一脚浅的泥泞,滑溜溜不合脚的胶鞋,是年幼时单纯为了摆脱书本而“必须去”;是跟姐姐一起搓开的纸花,蒸过清明粑后白米饭上必然留存的青绿色,以及大人们修整墓地的身影。踏入其中,大家也丢下生活的琐碎,只说春日事,只谈生长变化。对比年年树木植被变化,分享时令食物烹饪技法,回忆多年前的叮咛。时间一点点向前,习俗之外还记得脚下的路越来越好走,塑料花束也慢慢换成了鲜花。

扫完墓总是时间尚早,踏青的行程也便由此开始。踏青的路上从无阻碍,若遇到雨后春笋“旁逸斜出”差点被绊倒,也只好“路见不平”晚上加一道菜;若看到花开灿烂,就直接和自然为伴,把这一抹色彩收入电子屏幕中。踏青之旅总是充满惊喜的,稀松平常的路总会出现巧遇。时而有长辈的旧友加入旅途,带领我们认识街边的树木花草,吹着当下的风,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忆多年前在同样的路上发生的故事。于是这才听说那些不苟言笑的大人们也曾与我们一样,会放肆在耀邦陵园钻洞调皮,拘谨的氛围一下子轻松不少。听大人们描绘年少的画面,我们想象力有限,始终难以在脑海里构建曾经荷塘的鱼虾成群。但眼前,他们挖笋抓鱼,身手了得、无比熟练,甚至能在我们眼中的荒田野地中发掘无数自然的宝藏。没多久,一把把新鲜的笋就被整理好,一捆捆野菜就被挑选择好,大家都尽兴满意而归。

清明,是要先褪去了思念的愁绪,再生长出脆嫩希望的节气;是整理翻新过泥土之后,再等待种子发芽的时令。年复一年的相聚,沿着熟悉的路探访,从容地接受花开花落、生命流转。等到清明这时分,春日万物复苏之际,再结伴一起去看新开的花,再踏上年年到访的路,再见久别难逢的人,再开展全新的诗篇。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