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有光 使命未然
作者:熊月晗编辑:贾钰婕
发布日期 2022-04-18 20:24:50

桂子山上有两座伟人全身像,一座是恽代英像,另一座是光未然像。与日日目睹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的恽代英像不同,光未然像被安置在绝望坡旁,在静谧的杜鹃广场上。高耸的常青树包围着杜鹃广场,顶峰不约而同地向内微微弯曲,它们仿佛是生前与光未然并肩战斗的同志们,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伸长臂膀,把手紧紧攥在一起,既像是在守护广场中央的光未然,又像是延续着复兴民族的伟大约定。

光未然先生铜像身披大衣,昂首挺胸,展现这位诗人抗战时期赴延安、渡黄河的英姿。飞溅的浪涛拍打着先生的军装,却冲刷不掉先生的革命意志;陕北的狂风怒掀着先生的大衣,却迷离不了先生坚定的目光。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难关,当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光未然满怀壮志豪情,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高歌最豪迈、最虔诚的赞颂。

如果没有生在那样的年代,光未然也许只会是一介文人。可他满是书生气的双肩,偏偏担得起救国的重任。他将面前泛黄的纸卷缓缓展平,笔落笔起,提顿之间,描摹尽无数爱国情思,撰写出无数不朽诗篇。

中国人就是这样的有骨气,无论文武,无论男女,都可以将对国家的爱化为内驱力,成为推动自己奋起拼搏的强大力量。如果说上阵杀敌,科研发明是国家的硬实力,那么像光未然这样的文人志士,正是国家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政局动荡,暗流涌动,所有人都以为这头东方巨狮要就以此沉睡,甚至长眠不醒。但偏生就在此风雨如晦之时,鲁迅以笔为刃,用《狂人日记》叩响铁皮屋的锈门:陈独秀、李大钊号召青年,用《新青年》为社会注入新鲜的活力;秋瑾以革命为重,用自己的身躯刺破无言的黑暗。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已经不再是新闻人特有的使命,而是每个读书人的必备觉悟和责任担当。光未然等一辈为了国家利益而浴血奋战在革命最前线的文人,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人风骨。现在身处河清海晏的和平年代的你,可能很难想象到,在纤细的笔尖背后,是坚不可摧的赤子之心,是令人动容的拳拳爱国情。

所幸饱经磨难的光未然先生能够亲眼见证中国迎来曙光的那一刻,这也算了却英雄的一桩心愿。

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未竟,强国的庄严使命警醒青年不忘初心,助国家凝心聚力,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