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追梦者】董艳:让师生同享教育的蓝天
作者:冯静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3-06-28 17:18:00


  一片丹心倾学生

  2005年,董艳通过人才引进政策,从原来任教的付家坡小学调到华师附小。

  她毫不讳言自己取得的荣誉带来很多机遇,但“做老师凭的就是一种良心,表面上大家都做差不多的事,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同事谢能超说,董艳因为要承担一些社会事务性的工作,所以闲暇时间全给了学生。他经常看到董艳在课外辅导学生的身影,“学校是不会发补助的,她付出了很多,不得不佩服她”。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董艳常挂在嘴边的话。董艳长期带高年级,很多学生低年学段没打好基础,在这时会学得相当吃力。除了补课,别无他法。

  “她很会抢时间,见缝插针地进到班里给学生讲,小孩来办公室看不到妈妈,问妈妈去哪了,每次都跟他说妈妈给学生补课去了。”语文老师鲁文娟笑着说。

  两年前,鲁文娟与董艳合带一个班,这个班让董艳印象深刻。第一堂课测试出来的学生成绩令她震惊,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运算顺序都不会。每次进班上课,学生还在高声吵嚷、扔纸团,完全无视老师的存在,光是把秩序整顿下来就要好几分钟。

  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到两点,下午放学后到六七点,董艳和鲁文娟轮流开始给学生补课,硬是撑了一年多。从接班时的全级垫底,到今年1月调考,这个班就已经稳稳地升到了第三。

  十多年来,董艳早就已经习惯了不同于课程表的作息,正常的上班下班时间对她来说形同虚设。冬天天黑得早,经常辅导完学生,整栋教学楼已经是漆黑一片。

  “两个班一百二十多个学生,真的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其实是很累的,有感觉到干不下去的时候吗?”记者问。

  “肯定有累的时候,”董艳说,“但这么多年,我从没有过倦怠的感觉,反而是越来越喜欢。”

  即使有了家庭和孩子,董艳也没有转移生活的重心。教书于她,并不是一项谋生的职业,而是天生的热爱,理想的寄托,和使命感的召唤。

  她的抽屉里有张贺卡,那是有一年的教师节,一个名叫李楚楚的学生送给她的,上面写着:“您刚刚来的时候,我很不以为然,认为所有数学老师都一样,对您有种抵抗、反感的感觉。但我发现您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您像慈母一般呵护我们,我的数学成绩慢慢有所好转,在期末回报了您一个100分的好成绩。谢谢您!”

  这张卡片被董艳视为珍物,悉心保存了六年,“它总是提醒着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家人总被董艳排在第二位。

  前年,母亲在陆军总医院动手术,她去陪伴母亲,坐在一旁顺便改改作业。直到同病房的病友调侃她说:“你也太负责了吧,妈妈生病都不能好好陪她,不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就好了?”董艳那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尽到一个女儿的责任,即使只是一心一意地陪陪母亲,和她说说话。

  儿子一两岁的时候,董艳晚上回到家关上房门备课,儿子就在外面拍门,一个劲地哭喊着要她。“想想自己那时候真的也很残忍,孩子还那么小,一天没见到我,我还跟他说妈妈要工作,不要吵妈妈。”

  董艳的眼里闪出泪花,“我对家人感觉很亏欠,可就算重新让我选择,我还是会这样做。如果只是应付一下工作,我做不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