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哥”张少华 :学校收发室里365天的坚守
作者:王诗雨 张嫣然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2-10-31 23:03:00

文/王诗雨 张嫣然

10月26日,星期五,学校收发室里,一排排的绿色报箱,一沓沓的杂志、信件,空气中弥漫着油墨的味道。

刚巧碰上邮局的同志前来拿回寄出去的杂志,他在绿色的报箱之间穿梭着,一会儿帮忙整理邮物,一会儿认真记录着报表。

这位工作起来忘我投入的中年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呆在狭窄的收发室里,重复着这样收发报刊、信件的简单动作,一年365日,一干就是8个春秋。他,就是被师生称作的“收发哥”张少华。

在收发室里度过8个除夕

除夕,这个对于普通的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是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然而当所有人在温暖的家里包着饺子,吃着团年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放着鞭炮的时候,张少华正独自一人坐在收发室里。

他依旧在整理着报刊、杂志、信件。在他眼里,这份工作并不无聊,“简单却重要”正是他对自己工作的定位。

“长期和信件、报纸打交道,不知不觉我就对他们很有感情。”他这样说道。事实上,自从调入报刊室以来,这八年的大年三十、初一,他都是在值班中度过的。他似乎将报刊室看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而报纸、信件就是他的孩子。

与这些“孩子”相伴而过的八年岁月,他并没有过“太辛苦”的埋怨,有的只是愈发深沉的情感。或许难以言说,或许他人无法理解,但这一份对待工作的爱,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他坚守八年唯一的理由。

在除夕的冬夜里,在盛夏的蝉鸣中,张少华不曾离开收发室,他慢慢地翻开手中的记录表,站起来寻找下一个该放入的报箱格。

8年收发生活练就“记忆绝活”

在收发室与报纸相伴的这么多个日日夜夜里,张少华练成了“记忆绝活”。他将几张纸递给我们,带着几分自豪和得意,笑着说:“这几张纸上你们可以随便考,我都记得,而且不会出错。”

这几张早已印在张少华脑海里的纸,其实是报刊的报表。

纸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每种刊物,以及相对应于每个职能单位应该发放的刊物数量。 “长江日报,化学学院2份,保卫处1份……” 张少华准确无误。而对于院系所对应的报箱格子他也能很快地找出。

[1] [2]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