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研泄题看社会病态
作者:崔桢桢编辑:崔桢桢
发布日期 2012-03-30 22:30:00

文/崔桢桢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突然起立责问教育部长袁仁贵:“我要求教育部对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作出答复,究竟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内部存不存在腐败行为?”

袁仁贵回应:“公安侦查工作正在进行。”直到考研英语短信泄题责任人启航教育集团长沙分校的负责人陈亮伟、广州地区负责人李嘉辉被刑拘,这场“考研泄题案”的本真面目才逐渐浮出水面。

其实,早在1月7日下午1点41分,英语科目答案已经被短信群发到主要来自湖南、广东的众多考生的手机上。而“肇事者”启航教育集团打出这样的标语:石破天惊!启航不负众望,政治和英语再次命中考题100%,再创押题神话!

“再次命中”,“再创”,启航教育集团的“押中”并不是偶然,南方周末也经调查证实,英语四六级、专业八级,国家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等众多国家级考试同样存在着考题泄密的嫌疑或危险。由此看来,全国大型考试考题泄露已不是“刚露头角”之事,甚至是“由来已久”,只是在经历了那么多次考试之后,我们所听闻到的也只是一些风声,像这一次真相真正展露在公众视线内并定案的事例,还是头一次。

如若葛剑雄没有突起发问,如若不是在全国政协会议中发问,也许这一次考题泄密的真相也会像之前那么多次考试般沉没。简而言之,此次考研泄题案能够引起重视并得到追查所基于的原因有两点:有人敢在公众视野内向相关部门问责,而两会又是如此公开的一个契机。

不由地想起了学校的“校园午餐会”,将各级部门和学生代表召集在一起,学生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在书记、校长的见证下,相关部门才做出行动,对所提意见正视、反馈。大学是小型的社会,其运行模式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机制,是如此的相似。

不论是考研题的泄露,亦或是校园问题,它所关乎的不仅仅是教育公平缺失或是大学不作为的问题,更折射出的是公众与政府两方的病态:公众缺乏质疑精神和将问责进行到底的勇气;政府给予公众的透明度太低。

据了解,在此次研究生考试之前就已经有考生怀疑此次考题有可能泄露,便自行组建QQ群,希望能够通过此种途径将情况反映。而结果是,这些原本希望为自己“洗刷冤屈”的人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放弃了自己的初衷。不仅仅是这样一件事,在我们的人人中、微博中,到处可见针对不公现象的“吐槽贴”、“牢骚贴”,而当满肚的委屈在这些地方宣泄完毕后,作为公众的我们,便不再有其他的举措,那些人们所愤恨的问题仍旧是悬而未决。诚然,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困难颇多。这些困难所形成的无形压力使得处于问题中心的我们越来越习惯做一只“鸵鸟”,为自己博得公平的勇气和毅力,逐渐消弭。就算是能够出席会议,扪心自问,自己又是否会起立发问,表示质疑?

而我们也不乏听到如此的新闻:某某某上访路上被截,某地某部门为阻截上访者花重金。政府设立上访部门,而这些部门,往往成为最清闲的衙门。暂且不论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也不论此次考题泄密案中是否真如葛剑雄所说存在腐败行为,仅凭政府部门向公众封闭、不给予公众反映问题的机遇这一点来说,政府已经丢掉了它最基本的责任。

公众和行政部门之间桥梁的修筑,需要的是双方共同的努力,而不是一方的责任。对于公众来说,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政协委员,每一个人都成为“葛剑雄”,需要的是认真正视、坚持争取的心意,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吐槽发泄;对于政府来说,两会一年只有一次,真正地想要做到与公众面对面还需要更大的透明度,而不是遮遮掩掩。

(编辑:王诗雨)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