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究竟怎么了
作者:袁贻辰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2-04-15 22:40:00

文/袁贻辰

4月,《形势与政策》再度“登陆”我校。周五下午,去七号楼《形式与政策》课堂上“自习”的人数明显增多,不情愿的脸色也明显增多。每年两次的集中授课总让学子苦不堪言,而辅导员以点名形式来挽留学生的做法使得《形势与政策》在部分学子眼中俨然“与晚点名一般流于形式”。即便有点名这般利器,这门课程在华师的到课率依然“惨淡”。

令人好奇的是,当初声势颇大的、一门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在2004、2005年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开设的课程,何以沦落到如斯田地?

国家相关部门苦心孤诣开设这样一门课,为大学生补充当下形式与政策知识。其出发点是好的,课程内容也应是有益的。但现实与初衷大相径庭,《形势与政策》却只能以辅导员点名来挽留学生这样的方式收场?

细想,《形势与政策》开课的现状不正好折射了当下大学教育的窘境?

如今的大学教育不断进行着自我麻痹,尽管一直用论文篇数、科研成果等不断攀升的“梦幻”数据来证明大学教育的成功,却依然无法掩饰如今的大学课堂只能依靠点名这样的手段来维持尴尬的面子。《形势与政策》被学子看成“流于形式”亦不过是矛盾冲突的一次集中爆发。

长期以来,大学课程披着学分绩、评优评先、保研等字眼的外衣,尚且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压制力。可即便如此,前有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对学生被团委安排为香港艺人梁朝伟的到访维护秩序而不上课的行为感慨:“复旦的世道变了”,后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推出“拍照”点名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实行的“蓝牙”点名法,我想问,大学教育究竟怎么了?

大学课堂如果被上课时间、学分、点名、追星这些要素摆布,那只能彰显教育的悲哀。学习本是自我追求完善的过程,不知何时竟成了强迫和附庸?作为学生,上课学习本是天职,若因为点名等缘由而被迫“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只能是对学生身份的讽刺。

大学教育决不能以诸如点名的方式来维持表面的和平。教育危机不容忽视,《形势与政策》课程“惨淡”的现状就是一个改革的契机。点名诸类强制的手段维系不了大学课程,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孟子有云:“不专心致志,则不得。”荀子也说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古人把专注看成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学生无法集中精神在学习上才会衍生出逃课、走神等等状况。也正因如此,用心调整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兴趣,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摒弃其浮躁的心态成了必须。

这些工作,看似很难。但其实,功夫不怕有心人。与其动歪脑筋,想着如何与学生“斗智斗勇”,把点名花样玩到极致。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留在教室,心无旁骛。

刘勰曾说:“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这句话说给当下的教育部门同样在理,要想教育事业真正有所收获,那么请把心收回,一心一意地放在课堂之上。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