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是“自由之大学”
作者:王诗雨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2-04-13 22:20:00

文/王诗雨

4月5日,在人人网突然出现这样一篇名为《关于化学学院2010级进行学风整顿的决定回到高中了》的日志,随后在人人网上大量的传播,苛刻的执行条件也遭到了网友的质疑:“这是真的么?还是只是恶搞?”而后却被化学学院的同学证实了其真实性。

“每节课上课点名;上课睡觉、玩手机等,该门课没有平时成绩;晚上要去图书馆自习,检查发现玩游戏、看电影者,第一次没收键盘,第二次电脑交由院系代为保管。……”除了加大力度的课堂点名之外,上课时的学生行为和学生课后自由时间的安排都被这项决定严格限制。此文一出,不少同学大呼“回到了高三”。无独有偶,在3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出台一项新的点名法——拍照查缺。仅仅几天之后,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汇集学院的学生按指纹打卡上下课。由此看来,我校化学学院的整风决定不过是以上两个事件的“升级版”。

大学生逃课、代点,上课玩手机下课打游戏,已经成为上大学的“必修课”。学校出台这项决定初衷不过是整顿学风,将每况愈下的学风回归到学术风气浓厚的氛围上去。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整风决定不过是治其皮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学生被迫按照这一制度收敛“玩心”,也不过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而严格限制学生课上课余时间的安排又是否有侵犯他们自由权利的嫌疑?作为学生组织里的“我”,要完成一份文件的撰写而不得不在晚上留在寝室打开电脑,这样是否就违反了“晚上要去图书馆自习”的规定?大学应是“自由之大学”,应当追求自由之风气,学术之自由。化学学院的这项整风决定,犹如一条粗壮的绳子将学生从头到尾地捆绑,规定学生应当几时起几时睡,应当干什么不应当干什么,将“建议”严苛成了“制度”,这样的束缚更甚于高中。

再观这项整风运动的内容,它将电影和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且不说部分电影具有陶冶心灵、增长见识之用,这样单方面的一棒子打黑,实在是禁锢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确实应是增长学识的地方,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多方面地能力以适应社会。化学学院这样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理科院系专心做学术似乎无可厚非。但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生不能被圈禁于一席之地中。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项晓玲,参加天津卫视职场招聘类节目《非你莫属》,应征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位,却成为该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个到第二轮企业选择环节12盏灯全亮的选手。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思辨能力等也日渐成为社会考量大学生的标准之一。化学学院这样一板子拍死做法可能会扼杀了大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与才华。

把板子打在逃课、玩手机玩游戏的学生身上的同时,教育者们是否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学生究竟为什么逃课?相信不少学生都深有体会: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和科目基本上不会缺课,而不感兴趣的老师和科目多多少少会逃那么几节课。院系的“填鸭”式闭门造车的教育则也可能成为学生逃课的诱因。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