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彭晓辉讲座谈开去
作者:崔桢桢编辑:陆欣
发布日期 2011-05-19 01:26:00

文/崔桢桢

5月10日,彭晓辉南师大演讲,一句“在面临性侵犯时要及时递上安全套的”观点将他推向风口浪尖。自《扬子晚报》报道后,多家媒体相继转载。

“在面临性侵犯时,能主动递上安全套,那是保护女性免受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最后一道屏障。”——《扬子晚报》。

彭晓辉在事后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道:“当时举这个例子,还有一个情境和一个前提。遭遇性侵时能逃脱最好,在没有逃脱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把损失降到最小。但是《扬子晚报》的报道中却对此只字未提。”“偷梁换柱”的一幕,就此上演。

《扬子晚报》这个报道的本源,已掩盖了部分的真实。之后的报道更是将这样隐藏后的观点大方的引用于标题。从原观点中拼命的揪住劲爆点的“小辫子”,并无限制的放大开来。传媒的引导失信,似腐化剂,让这一观点瞬间的变了质去。

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一直是传播者所要遵循的原则。而如今一条条偏离本真轨道的消息现身于各媒体,究竟是出何原因?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晓较为平淡的信息,大众对于劲爆观点或者事件的过度偏爱,让那些追求点击率的消息制造者不惜改编、甚至篡改事实。而面对这样的一类消息,人们“不求本貌,只观现象”的给力围观也让如此信息的关注度飙升,正达媒体的希冀。

观点的是与非,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人们在众多有价值的消息当中,对那惹眼劲爆的一条给予过高的关注,这样的一种心理,成为了传播者失信的导火索之一,成为现如今“只有爆点,不具真实”的消息充斥媒体的导火索之一。

从此看开去,人们的如此需求让传播者放弃本真、另寻它法的事件比比皆是。为了捕捉明星们的爆点,而后陈于头条,编制娱乐大餐供受众享用,狗仔队虽然尽挖人之短,但却一直如此的存在着;而原本受人欢迎的《百家讲坛》,后因讲师为博人眼球,各种劲爆但有悖于历史的观点层出不穷,逐渐丢失掉本真。

人们希望看到“别有滋味”的消息来给生活增添些许情趣,媒体挖掘人们所想要知道的焦点信息,这无可厚非。然而,凡事都有所谓的“度”,如果我们对于这些爆点的关注超过了它原本应有的“度”,也许我们身边,再无真实可言。

不去寻求一时感官的刺激,减少对于那些只有噱头、没有意义的消息的关注度,以“静心”为开拓的利刃,才会具有一杆衡量孰是孰非的标尺,或者说,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评判。这不仅仅是驱逐那些失信、虚假消息的绝技,也是为这个社会拭去尘埃的先锋军。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