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别把讲座当戏看
作者:陶诚编辑:叶晶晶
发布日期 2010-11-30 19:45:00

文/陶诚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大学里的讲座则担当了一个传播新思想、新动态,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很特殊的“大师”角色。

十一月初,应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学术基金的邀请,原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柯白教授来我校演讲。接近见面会尾声,马敏校长说:“听说你明天要在逸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做演讲,我们的学生肯定会非常喜欢。”柯白教授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学生还是像以前那样......” 他噘了下嘴,好像对中国学生听讲座的状态不太满意,也不太喜欢。

初入大学,我经常去各种讲座场合凑热闹。后来,做了校园记者,每去一场演讲或报告会,都需要我从头到尾竖着耳朵听下来。次数多了,我突然发现华师学生似乎太过内敛。

香港理工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曾庆忠教授曾做客我校“博雅大讲堂”,在场听众中一女生极其兴奋,与曾教授展开激烈的讨论。而她一开始就表示了自己是北师大学生的身份。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东道主则显得太过于“安静”。

有人说,现在大学生听讲座跟“看戏”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凑热闹”,玩手机的、发呆的一大片。还有些人挤在人群中,站在墙角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但结果通常是带去了“耳朵”没有带去“胃”,只听而没有消化。

也许这与当前校园的学术气氛有关,垃圾讲座充斥其中,太多的讲座让我们应接不暇。

但我想,最重要可能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中高压学习、题海战术所留下的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我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所以,即使在一开始会出于好奇去听几场讲座,但那些厚重深刻的学术饕餮大餐再丰盛,也无法激起我们求知若渴的动力。

大学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场所。而讲座则作为一个纽带将我们与社会学术前沿紧密相连,它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能赢得多少次喝彩、多少人鼓掌,而体现在在激发我们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一种求知的欲望,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所以,大学生,别把讲座当戏看。去听一场好的讲座的时候,记得带着你的眼睛、你的耳朵,带着你的心,还有带上你的胃。去听,去看,去想,去消化,这才是一场讲座真正的价值。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