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看利群书社的停业
作者:怀鸟编辑:陆欣
发布日期 2011-09-20 18:46:00

文/怀鸟

开学之际,华师的利群书社关门搬迁。这家原由恽代英在1920年创立,长期被视为华师文化名片的书店至少已经面临多年经济亏损,自2005年以来靠学校的补贴才勉强得以运转经营。(《高校书店经营惨淡何时逢春?》师大在线9-14)

如今,“文化”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就像过去“理论”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性一般时尚。顶着“华师文化名片”的光环,相信利群书社不会被彻底关闭,因为维持运转所需要的成本并未明显增加——除非它想搬到校外去。然而,文化既显得重要,却又和幸福感一样无法测量。初入一所百年老校与一所去年兴建的学校不会有明显的差别,只有那些粗壮的树能令你感受沧桑与年轻——现在甚至都难以寻见斑驳的砖墙。经过更多的感知和了解之后,才到提及文化的时候,那是一种认知带来的个人激励和社会评价提升的过程,尽管很虚幻,但无法否认。

当我们审视一家书店的停业时,除了文化,还有众多元素值得思考。公有的文化事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并未随着其他行业那样摇身一变成为利润的贡献者,文化本身应是一种公共产品,作为一种政府应该提供的福利而存在。高税收低福利的阴影仍在笼罩着中国,在政府的思维中,文化这种低利润又难以测量的东西,夹杂着意识形态的担忧,既无法成为明显的政绩,又不能迅速获得口碑。体制的陋习仍在延续,例如新华书店依旧垄断教材的发行,少数的几所出版社控制着思想理论学习材料市场等。

一家衰落的公有书店的背后,同样有类似制度的陋习:臃肿的机构造成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僵化、缺乏激励的机制无法形成富有动力经营热情,而“文化的名片”更是一种危险的思维——失去竞争压力只能让负担着责任的经营实体蜕变为一个符号。争论是赚钱重要还是符号重要并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清楚,每一家公有书店的利润究竟是反哺公共利益还是成为“小金库”,但是一家能赚钱的书店显然比一家苟延残喘的书店更能负担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技术的革新对传统书店带来不可否认的寒流。在亚马逊,每卖出100本纸质书的同时会有180本Kindle电子书被售出。国内虽然没有明确的电子书销售数据,但电子书阅读器的价格在2011年初以来经历了数次雪崩,相信今年电纸书的销量会比上年的100万提高不少。线上书店的高折扣和价格战令人影响深刻,直接让实体书店成为线上书店的“试衣间”。

人们并不是不读书了。在传统阅读的优点描述中,不止一次看到人们描绘了“床头阅读”的场景。设想这种阅读场景以证明传统阅读不可代替的人同时固化地设想了一成不变的阅读环境。人们善于将理想中的阅读画面作为设定的起点,却忘了,阅读在变革,阅读环境更在变革。但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没有消亡的,从无书时代、纸书时代到电子书时代都是如此。在中国,传统阅读的多种优势还在叠加。例如,庞大的考试和培训产业,其教材极少被数字化;学术书籍因其小众,也极少被数字化和盗版。

对于实体书店的衰落,不必过于苛责,毕竟这在全球都是一个产业级的难题。不过,在高校中的书店本身拥有作为文化传承功能的大学资源,如果只能作为文化符号而存在,缺乏生气,失去了书店最基本的特性,则不应以“文化”一词简单化了。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