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辛亥 回眸百年
作者:曾晶 陆欣 姜哲编辑:zlj
发布日期 2011-10-10 02:57:00

人物

留日学生田桐:“为革命,死又何惧!”

 

    “夺汉阳兵工厂之钢板,置壕堑以为掩护!”11月27日,汉阳血战之中,一位青年振臂高呼,一双瞳仁目光睿智而坚毅,令多少经历了40日鏖战后疲惫不堪的革命战士重鼓作气,直捣黄龙!

 

钢板化解了清军的枪林弹雨,也摧毁了清廷在武汉三镇最后的防线。这位对汉阳一役胜利功不可没的青年,名叫田桐。

 

25岁远渡日本求学,响应中山先生革命号召,成为第一批中国同盟会成员,他从此竭忠尽智以求改革救国。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机智忠诚的革命志士,田桐。

 

 

远渡重洋寻求革命道路  才辩敏捷初露头角

1905年,这是湖北蕲春人田桐来日求学的第二年,也是他革命之路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这年夏天,孙中山自欧洲到日本,寓居横滨。田桐邀约几位朋友同往横滨拜谒中山先生。倾谈之下,深表敬仰。在东京,中山先生所作的救国真谛的演讲,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响应。

 

    在聆听演讲的人群中,田桐兴奋地高举右臂喊出“救亡图存”的口号。

  

  出于对革命的向往,并有感于中山先生的号召,田桐于同年6月加入秘密组织“中国同盟会”,并以才辩敏捷得到革命同志的器重,调任中山先生的书记。

 

办报撰文广开民智  屡次遇挫矢志不渝

 

最初,东京留学生并没有革命机关报。考虑到报纸对于广开民智、扩充力量的宣传作用,为号召更多有志青年投身革命队伍,田桐于是约同宋教仁等留学生,创办杂志,名为《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出版至第三期,遭日本当局封杀。田桐也遭到日本官方的通缉,几乎被捕入狱。

 

生命安全遭遇厄难,却并未能组织田桐在革命道路上前进的步伐。同盟会正式成立后,《二十世纪之支那》内容扩充改名为《民报》,继续发行。田桐以“恨海”为笔名,发表了大量鼓动和激发民众的覆清之心”的文章。

 

19065田桐又高旭、柳亚子在上海创办通俗易懂的《复报》。《复报》笫一号刊登了田桐以恨海为笔名发的《满政府之立宪问题》一文文中明确提出民主立宪,以法治国的先进思想。

 

这年冬天,同盟会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田桐奉命参与。他和黄兴在湘潭联络马福益部万余入,並策划自萍乡进袭南昌,后因失败,计谋未用,田桐只好前往香港。1910年他又潜入北京,创办《国光新闻》,“倡导民权立宪”;同时与景定成、井勿幕等联络袭据京师。因为当时清廷戒备甚严,计划又未能实现。

    

    武昌起义屡建奇功  拒贿办报视死如归

 

1911年秋,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谋划大举起义。正在北京的田桐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赶往上海,为起义筹划方略。

 

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奔赴武汉,未料形势恶化,田桐只得原船返沪。当时武昌起义已经成功仓卒之间,革命党群众推选黎元洪为都督。然而黎元洪革命意志并不坚定,抱持着观望态度不为革命军尽力。

 

田桐于是邀请黄兴到武汉主持大局革命党人推选黄兴为战时总司令,田桐出任秘书长。汉阳一战后,田桐已颇具威名,深受战士的青睐。得知田桐参与革命,战士都士气振奋,战场连连告捷。田桐的才智在武昌起义中终于得到完全发挥。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田桐被选为内政部参事,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后,田桐解职来到北京,主持《国光新闻》的编辑出版工作

 

他坚持每天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斥责袁世凯施政阙失,意图揭露其隐谋,袁世凯因此大为忌恨田桐。开始,袁世凯命令农商部次长张仲华以白银十万试图向田桐行贿田桐命经理李基鸿拒绝了贿赂

 

袁世凯对此大为火光,恼羞成怒,于是雇人暗杀田桐,声称赏赐万两黄金给能杀掉田桐的人天夜里,行刺者以为田桐正在睡觉,朝他床上开枪,房屋震动而落灰。可是当时田桐并不在屋内,而是在报社工作未回,幸免于难。此后,田桐仍照常工作。忆及当时许多朋友担心自己再遭不测,劝他暂停工作小心为上,田桐笑着说:“死生有命,为革命救国,何惧也。” 

 

正如历史上众多坎坷不易的革命进程一般,田桐从事革命大义的道路可谓极不顺遂。如今,已身为湖北军政府秘书长的他,谈及这些枪口下打滚、血海中匍匐的斗争记忆,显得如此镇定自若。

 

他说,“为革命,死又何惧!”

 

田桐在他的革命道路上,用自己的谋略才智创造着奇迹,为战友铺平前进的道路。而他,也未曾停息追求民主救国的脚步。

 

    文/陆欣

 

    整理自网络资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