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梦场,一路成长
作者:杜俊晓 王佳尧 崔博然编辑:王艳丽
发布日期 2024-04-15 21:58:24

提起“戏剧”,你会想到什么呢?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悲剧、跌宕起伏的话剧《雷雨》、百老汇经典出品《音乐之声》、灵动飘逸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这些多样的表演形式正体现了戏剧艺术的综合性。复杂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小时的现场演绎中,演员和观众在同一时空下,一演一观,共同感受,心灵交响,这样的即时性使戏剧被称为“活的艺术”。

“一场伟大的戏剧正在上演,而我们都可以奉献一首诗。”艺术来源于生活,戏剧艺术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渴望在虚幻的梦里寻找慰藉的人。虽然在当下,戏剧面临着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但还有一些声音和一些坚持,让我们相信戏剧将永不落幕。

第62个世界戏剧日已悄然落幕,但戏剧的热情与活力却未减退。来自世界各地的剧团相聚廊坊,上演一幕幕“百姓戏剧”。而在校园舞台上,在学生群体中,戏剧也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演员:始于热爱,终得收获

舞台上,演员们在有限的时空里,演绎不同角色,体验多重人生,传递无穷韵味。来自音乐学院2020级的张彤彤从小就喜欢演戏,她发现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自己的共情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饰演过的角色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原创大师剧《开沅!开沅!》中的范杏芳,“每次在演‘那一年华师拥有了新的校名……’那一段的时候,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眼含着泪。这个时候我不仅仅是我,也不仅仅是范杏芳了,我们已经融为一体,和所有的桂子山人一样,以华师为荣为傲!”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演出效果,文华勾沉剧社表演部成员、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的魏钰珂会撰写人物小传:《见夏》里的宋静殊、《开沅!开沅!》里的白慈心、甚至是戏份不多的学生乙。“好的演员要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产生情感波澜,我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着”。用第一人称把角色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揣摩的过程帮助她在表演时能够投入更饱满、更贴切的情感。

“我在一群音乐剧爱好者中找到了自我归宿——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音乐剧表演贯穿了音乐学院2020级金佳琦的大学四年。从大一时受邀在武大音乐剧社主演人生第一部剧《汉密尔顿》,到成长为武大音乐剧社艺术指导部门部长,是社团里那些非艺术专业的同学对音乐剧的真挚热爱打动了她,点燃了她对音乐和艺术的热情。“我能从每个不同的角色身上汲取不同的养分,每个角色身上的个性和特质都非常让人喜爱。”作为第八届武汉大学生戏剧节金奖作品《SIX》的译配总监和主演之一,除了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她对女性主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金佳琦来说,她愿意和唱、跳、演一体的音乐剧相伴一生。在一个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舞台上借她们之口表达心中所想,在万众瞩目之下绽放,是她最期待的事。

戏剧是生命的缩影,更是生命的延伸。它如同注入水中的游鱼,让一潭静水的生活荡起奔向大海的希望。演员们用心中的热爱之火,在虚构世界里重新定义自我。灯光聚焦、鞠躬谢幕、掌声如雷,为了那一刻,所有付出都值得。

编导:以思织梦,以镜绘心

在不为人知的幕后,编剧和导演的心血为演出的成功筑下坚实基座。编剧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物性格,编织跌宕起伏的剧情,为观众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导演则通过精准的调度,将演员的表演与舞台布景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编剧塑造各色人物,描绘多元世界,传达深邃意境。既是演员也是编导的陈潇瑜坦言,在构建剧本的过程中,她会对情节和框架进行反复推敲,以确保人物性格立体多元,自己也会代入角色尝试演绎。在她编导的话剧《回响》中,赵一曼读写给孩子宁儿的家书一幕,陈潇瑜对台词字斟句酌,根据人物的情感递进设计了几个细节动作,并根据自己演绎的情况反复修改。“要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对一些地方的细节再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打磨,从而才可能和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文字有限,想象无限。编剧们通过对角色与情节的构建,让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情感,感受别样的人生。

导演调度不同角色,捕捉生活细节,呈现多彩故事。如果将剧本比作海洋,那导演则是掌舵的船长,引领着整个剧组的航行。和许多热爱戏剧的大学生一样,文学院2023级的崔博然出于对话剧的热爱,在文华勾沉剧社积极接触编导工作。谈到协调团队有序工作的秘诀,他认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保持剧组和谐友爱的氛围,使一部剧变得更好。”至于编导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收获,陈潇瑜认为,导演工作能够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让她接触到了许多专业之外的知识。作为剧组的导演,她要具体安排好每个演职人员的任务,还要协调他们的时间进行排练。她补充道:“无论是剧本创作这种特殊写作类型的技巧学习,还是舞美设计、灯光音效等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是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镜头为笔,画面为纸。在她看来,导演工作不仅是对表演艺术的诠释,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洞察。在光影的交织中,导演不仅探索人性的深度与广度,更在每一次的实践中不断挖掘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戏剧是人生的写照,更是心灵的舞台。它如同绽放在夜空的璀璨烟火,让一片寂静的生活燃起追求梦想的激情。谢幕后的掌声,不仅是对演员的赞赏,更是对编导们的付出的肯定。

观众:戏中参悟,感受人生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出戏剧,最后的点睛之笔是观众对其的理解和感受。

跟着演员沉浸于角色和故事,是观众欣赏戏剧的过程中最享受的部分。魏钰珂对此深有体会,“话剧最吸引我的特点就是能让我身临其境,跟着演员做一场梦。好的演员能够带动我的情绪,让我产生共鸣。比如我很喜欢的演员郝蕾,她把《曾经如是》中老板娘面对悲惨人生时的坚强乐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就被这种强烈的情感牵住了。”同样,外国语学院2022级的柒柒(化名)也因面对面的表演带来的独特体验感痴迷于戏剧,“武汉有很多小剧场,我平均每周都会去看一次,有时候一部剧会看很多遍,看很多不同的演员阵容。我会仔细观察演员的调度和表演,提升自己的导演素养。”

除了当下的沉浸式体验,帷幕落下后的感悟和成长更让人难以忘怀。柒柒是作为一名观众与戏剧结缘的。她曾经深陷自卑的泥沼,然而一部个人成长类型的剧帮助她和中学时期那个孤僻、固执的自己和解。虽然已经不记得它的名字,但是这部剧深深地影响了她,以至于后来敢于走上舞台,自信地表演各种角色。“戏剧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更多的可能性,以及脱离日常生活的喜悦和自由。”面对今年的武汉戏剧节,柒柒做了一个决定:将这段自我改变的历程改编成一部剧,在更大的舞台上讲自己的故事。

当然,戏剧欣赏能力的养成也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想要尝试着看戏剧的朋友,魏钰珂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走进剧场,全情投入地看完一部剧。在观前观后依据自己的兴趣点对其进行补充了解和反思,这对欣赏戏剧很有帮助。”此外,阅读剧本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样可以补救观看过程中偶尔的出戏和走神,对表演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铺垫、伏笔、台词内涵等细节有更深刻的认识。”有量的积累慢慢就会有欣赏的经验,掌握了剧本设计的逻辑,再积攒更多的观剧经验,对它的理解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或许大多数人对话剧、音乐剧、歌剧之间的界限仍旧模糊;或许演员们在饰演某个角色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或许编导们的剧作和调度也会略显稚嫩,但在戏剧艺术这片海洋中,每个热爱它的人都是平等的探索者。即便我们离创作一部精彩的剧目、撰写一篇出色的剧评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跋涉,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创作、表达和感受。当编导把难以释怀的经历写成剧本,搬上舞台,和自己和解;当演员寄身于角色,重新审视自己;当观众通过一部剧得到情感的宣泄……我们每个人都付出最大的努力,在戏剧中享受飞扬的生命力,收获成长和精神感悟。那么,戏剧真正的价值早已得到彰显。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