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触摸文化的脉络
作者:瞿文君 温竹青 高悦编辑:王丽婧
发布日期 2022-11-06 18:36:22

在一次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的实践课之旅中,博物馆允许而且鼓励观众上手触摸文物,在一个出自新石器时代的黑陶罐上,还刻有当年制作者的指纹,文学院2020级周兴权用手感受着斑驳的纹理,有种穿越时空的历史感,他说:“仿佛上一秒他刚刚离去,温度尚存。”在社会实践类通识选修课《湖北民间美术与手工制作》的课堂上,学生总会收获别样的上课体验。

播种:看见时光印记

早上八点,微雨,在这个很多人还在被窝里的周六清晨,《湖北民间美术与手工制作》开始准备上课了。这一次,课程主讲教师美术学院教师杨杨带领学生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管窑镇,进行湖北土陶社会实践。

这门课程自2019年12月开始实施建设,2020年4月开始第一轮课程教学,至2022秋季已开展四轮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两年来,杨杨带领学生去到了汉绣博物馆感受湖北传统刺绣艺术的楚风遗韵,在全国第一个非遗社区———汉阳江欣苑非遗社区领略非遗艺术的百花齐放,也在湖北仙桃亲手学习制作了具有千年历史的麦秆画……足迹遍布湖北多地,深入了解并学习制作了多种非遗和民间美术项目。

经过不断实践筛选,现在课程基本固定为四个实践项目———蕲春管窑土陶、红安绣活、仙桃麦秆画和孝感雕花剪纸。“课程聘请校外教师、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等亲自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指导学生实践,完成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杨杨如是说。

教育学院2019级冯莹莹从大一就开始选这门课,直到大四终于选上。刚到管窑镇,冯莹莹就被眼前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泥土的特有气息扑面而来,对面是河流上缓缓行驶的货船,还有薄雾里正在工作的大型机械;这一头,低矮的房屋、满眼的绿色植物让我有一种回到爷爷奶奶家的感觉。淅淅沥沥的小雨给这里增添了一份静谧,雨滴嘀嗒落在盛满水的坛子里。”从前一直是待在学校上课,第一次体验出了武汉市的课堂,冯莹莹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她形容这种感觉像是去旅游一样,身心都很放松。

来到陶器展览馆,各式各样的陶器映入冯莹莹眼帘。“有些是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而且用到的器具,比如妈妈用的泡菜坛子、爸爸用的茶杯、奶奶用的大茶壶,也有一些未曾见过的艺术品,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和人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时珍的肖像和活泼可爱的藏族男孩。”冯莹莹这才发现,陶器不仅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用具,也可以是具有观赏和纪念意义的艺术品,泥土的可塑性加上手艺人的能工巧思,两者结合,成就了璀璨的陶土文化。

生根:触摸历史温度

参观了解后,就到了实践环节。久居城市的同学接触到纯生于自然的陶土,无疑都会感到新奇与激动。冯莹莹笑道:“泥土是大自然的馈赠,人类的巧思更是为之注入灵魂。在手掌与泥土的配合之间,我似乎在与大自然对话。”同学们的手上沾着陶土,这样的亲近仿佛是与自然气息相贴,拥有的自然也是和端坐在教室中截然不同的丰盈感受。

对于新手来说,看似容易上手的陶艺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揉土、塑形、排气,都是一样的步骤,陶土在师傅们手中显得格外乖巧;而轮到同学们操作的时候,陶土却像个调皮的泥娃娃,怎么也不听话。

到了拉坯和雕花的时候,这样的对比尤为明显:师傅可以从容娴熟地拉出完美的胚型,而同学们连水与泥的配比也难以捉摸;师傅们下刀无须多加构思便已是成竹在胸,同学们却是得冥思苦想求助网络。

“民间美术与手工是经验性的技术,很少有具体的规律可言,需要意会。”周兴权在上完课后感慨道。如他所言,制陶中对细节的把控,需要千百次的磨炼与体会。正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匠人才练就了纯熟的技艺,才打磨出纯粹的匠心。这份匠心因坚守而显得弥足珍贵,也因赤诚而感染人心。

蕲春管窑距今已逾六百年历史,在代代相传中延续着窑火。生于斯长于斯,管窑的人对它的感情早已深厚到刻入骨髓。据如今的李窑主介绍,他就是从小在窑里长大的,在窑垮了以后把窑厂租了下来,现在仍在做陶器,却不再是从前的光景。说到八十年代管窑作为国营大厂时的辉煌,他难掩心中的激动:曾经那般璀璨,如今却都化为了过眼云烟。“因为制陶不再能养活自己和家庭,工人大多散了,出去打工的打工,转行的转行,不少地方的窑也毁了,如今留在这里的匠人寥寥无几,而随着年岁增加,只会越来越少。”这个四五十岁的人,提到他相伴几十年的管窑境遇,情到深处,几次哽咽落泪。学生们闻言,心里也是倍感沉重。

“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学生的心得总结中看到他们对民间艺术的思考,杨杨老师倍感欣慰:“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这种对文化的担心很有必要,体现的是青年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发芽:唤醒文化记忆

坐在回程的大巴车上,文学院2020级喻琦(化名)看着窗外,雨依旧下个不停,将路上的各色灯光晕染开来。整个车间都很安静,不久,喻琦也渐渐入睡。

上这门课通常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八点才得以返回,喻琦坦言整个行程其实很累,甚至第二天也仍然疲惫,但她也觉得这种累很畅快、值得。“因为真的收获满满,这是一门很不一样的通选课。可以实地参观上世纪的老窑口,在由窑厂改造而成的美术馆里观赏艺术作品,还能亲手制作土陶,在课程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民间美术和手工制作的魅力,这段经历在整个大学中都是很独特宝贵的。”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钱梦颖在上完课后,对民间美术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智慧来源于民间,在红安时我们认识了三种刺绣方法:挑绣、丝绣还有绒绣。挑绣与十字绣较为相似,而丝绣跟绒绣在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它们最后的呈现样态也很独特,尤其是绒绣看起来很有冬天里的那种温暖的感觉。我觉得民间艺术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学习。”钱梦颖还发现民间美术作品很贴近日常生活,在刺绣展厅中有一面墙上全是绣花鞋垫,第二次上课看到的土陶作品酒杯、茶壶等也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显示出民间美术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

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民间美术的种子,是杨杨上这门课时所希望达到的。“现在有十分之一的同学在课后给我反馈都让我觉得开心,有些同学出去旅游或回老家时,看到一些美术作品就会拍照发给我说‘老师这就是你当时讲的’。上个暑假就有个17级毕业的同学在看展览时给我发了照片。”在杨杨看来,这些反馈说明当时的教学在学生心里种了一颗小小的种子,之后参观博物馆艺术展会有共鸣、共情,在老家看到鞋垫、香包、长命锁、刺绣等就会格外注意。“如果什么都不懂,这些老旧东西放在那里就不会有感觉,可一旦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寓意,再看见时才会有共鸣,甚至跟人共享。”

而在周兴权的心里,这颗种子早已萌芽生长。“这门课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手工美术方面的天赋,自己之后也尝试编绳、画画、捏超轻轻黏土等。比如按照B站上的视频用超轻黏土制作嫦娥,利用周末完成刺绣作品,当时处于完全投入和放松的状态,甚至忘了吃饭时间。还有之后自己学习了编绳,模仿各种小的编绳作品,并糅合多种技法自创编绳作品,很有成就感。”周兴权非常认同“艺术点燃生活”的观点,认为生活需要一些浪漫。他说:“这门课程提高了我的艺术审美水平和实践能力,验证了我对民间美术的观点,深化了我对民族艺术的重视程度。”

民间美术是应用最广的艺术,同时也蕴含着最本质的中国文化,其中具有浓厚的教育和审美意义。杨杨希望学生在参观学习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文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课程学习,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并在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保护中有所作为。

民间美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伴随物,其魅力在于绚丽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湖北民间美术与手工制作》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口,一起奔赴在实践之路上,用眼睛看、用手触摸那些藏在民间美术和手工艺术品中的文化记忆。

(作者为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