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松弛”人生
作者:李佳仪 范彦芳 曾楚航编辑:熊娟
发布日期 2022-11-06 19:40:16

德国韩裔学者韩炳哲在《倦怠社会》指出,当今的社会已经成为“功绩社会”,人们越来越懂得如何自我剥削,不断给自己寻找“应当要完成”的目标以增加KPI(KPI指关键绩效指标,通常用于衡量员工业绩)。在这样的功绩社会中,人们似乎总是难以松弛下来,慌慌张张地奔走在人潮里,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的状态。

没关系 从容面对意外

前不久,《人物》杂志向读者发起了征集: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意识到,原来,这样也没关系?在收到的三百多封来信中,大家讲述了那些本以为会尴尬难堪,但却并未被他人抱怨、指责的时刻,他们从容地,甚至哈哈大笑地回应道:“没关系啊!”一句淡淡的“没关系”好似林中清风般拂过滚烫的胸膛,令人舒缓而平和。

“这个地方不对,应该这样……没关系的,下次注意就好了。”在担任南湖书画协会会长期间,外国语学院2019级的田晨旭每天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处理,如果协会的学生工作人员犯了小错误,那么他一般会控制情绪,先想方法及时止损,再平和地指出问题所在。田晨旭平和的态度与稳定情绪,渐渐形成了社团内容错的氛围。协会的学生工作人员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顾虑,把精力聚焦在实事上。“我很欣慰看见他们迅猛成长,不畏手畏脚,变得敢于承担,处理问题也更加系统成熟。”田晨旭回忆道。

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杨山(化名)在家里时从不会担心自己做错小事而被抱怨和指责,因为父母会积极与她沟通,也会尊重她的意见。宽容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赋予了杨山一份潇洒。“如果犯了错,那就接受别人的批评,我不会害怕。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怎么解决事情,而不是一直担心对方会不会对我印象不好。而且我也是一个很快忘记不愉快事情的人。”

同样在松弛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的李佳仪,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将这份从容反向传递。高中时,父母从来不会因为成绩的起伏而责备她,“努力了就好”,父母总是这样对她说。在冲刺高考阶段,父母也会在她情绪低落时带她散心。渐渐地,她也成为了给予父母安心的人。有一次,全家买好外地演唱会的门票,等到了酒店,却突然发现门票被落在家里了。“当时我爸妈就有点慌,也有点相互指责。我竟然还挺冷静的,觉得一味追责没有用,就说‘不要慌嘛,一起想办法。’最后还算顺利地看了演唱会。”

不苛责他人,不情绪内耗,意外发生时坦然接受并积极调节,这种面对麻烦时的宽容、平和、镇定,其实是一种“松弛感”。应对生活中的意外之变,松弛的人能够用积极的心态理解沟通,用从容的态度主动承担,用务实的态度弥补改进。

慢慢来 感受生活意趣

在紧绷成为常态的社会里,“松弛”似乎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词,能让我们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轻松地办事,舒服地相处。

谈到“松弛”,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的司小平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松弛感,“社会如同一个旋转洗衣机,我们往往会在复杂的事情和情绪中被搅拌得粗糙、破损,而‘松弛感’就像一种柔和剂,很多时候它能让高度紧张和忙碌的我们得到放松和治愈。”

对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的胡小图(化名)而言,松弛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种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又快乐的能力,“我正在往这个方向靠近,但我也知道到后半学期时,我可能还是会忙碌,那么我就先珍惜、体验好现在能够拥有的松弛感。”但她也认为,“松弛感可以有,但这也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是愿意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还是一直不停歇地往上冲,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遇事不慌不忙,在2021级化学学院的孟文迪看来“松弛感”就是把心态放平,把节奏放慢,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周围的环境不断在制造焦虑,如果没有用慢生活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我觉得自己会活得很焦虑,很没有耐心。”2021级新闻传播学院的菲菲(化名)则喜欢在繁忙生活中寻找细碎的美好,“每当忙碌的时候,看到教学楼前的树以及温和的阳光,我的心情都会变得特别好。”

对于“松弛感”的定义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但正如大家所说,“松弛感”可以具体表现为一种张弛有度、从容坚定的生活态度。拥有松弛感的人能够珍视日常的点滴,给生活以细心,给岁月以耐心,收获对生活的充实感。

放轻松 张弛有度生活

当“松弛感”一词逐渐在网络上蔓延开来时,被不断解读的“松弛感”同其他许多词义有了联系,其中提及最多的便是“躺平”一词。李佳仪对此深有感触,她说道:“有时候往往松弛着松弛着就没有动力了,如果把握不好‘松弛’的尺度,我们也可能会在一种无限度的松弛中落入逃避现实的消极漩涡。”

2022级新闻传播学院的曾楚航坦言,自己曾经因为内心的消极态度对很多事情看得太淡,丧失动力,便有些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时常心绪混乱。当意识到自己再这么“躺”下去会止步不前后,她开始主动和外界接触,更加积极、自律地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的动力和目标。在她看来,“躺平”和“松弛”二者并不能一概而论,“‘躺平’是不良情绪和消极想法下的一种消极对抗,而‘松弛’则是在清醒理智的状态下对待结果更为平和释然的积极心态。”

对于如何避免过度松弛而陷入放纵自我的陷阱,田晨旭有着自己的秘诀,在学习上他不会过多追逐结果,而是坚持兴趣导向,不随波逐流,在标准指标以外拥有更多元化的追求。“干一件事是因为我想,而不是出于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在2022年对外俄语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出于兴趣,抱着尝试的心态,他在赛场上自如地发挥,最终斩获“三级第二名”,为中国区比赛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

“我不喜欢自己过度紧张。在集中忙完一段时间后,我会选择放松一段时间,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就做自己想做的。”司小平在生活中会保持着一种张弛有度的状态,散步、听歌、写字,是她忙碌生活中的调味剂。学会平衡奋斗与放松是她的松弛之道,面对朋友在码字时的不耐烦,她也会说“你慢慢来。”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奋斗和松弛并非相生相克,而是相辅相成,正是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下,我们的人生体验才会变得丰富和生动。

活在当下,专注于此时此刻,以开放、积极、从容的心态面对未知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结果自然发生。学会在奋斗和松弛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就是在拥抱舒适、美好的人生。

(作者为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