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间缤纷 重读父母这本书
作者:邹媛奕 秦一冉 范彦芳编辑:屈诗艺
发布日期 2022-09-07 23:11:29

“平凡而伟大的超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无私、任劳任怨”……在接受采访时,许多人都下意识地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小时候,孩子们总躲在父母的身后张望外面的世界;现在,长大的孩子们脱离了他们坚实的怀抱,父母也不再是过去的超人,添了皱纹,多了白头。

父母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神秘又含蓄,孩子们以为已经仔细阅读过,随着长大却不断发现,至今读过的所有内容里,仍有不少误解。那么不妨重新翻回这本书的第一页,当书里精彩的故事与深厚的韵味逐渐显现,或许才会慢慢理解那时没能读懂的内容,感叹着“原来父母也曾是少年”。

“触摸父母的过往岁月”

在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向易霞的眼里,母亲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她经常会为自己应不应该买某件衣服、为自己置办某样东西而左右摇摆,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改变自己的想法,缺少自己的主见。可是一遇到关于孩子的事,她又像一个果断而强势的“女超人”。当一家人为了是否让身为女孩的向易霞继续读书而争论不休时,母亲却十分强硬坚决地让她升学,并成为向易霞求学路上最坚定的支持者。她在孩子们的教育上总是十分果决,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挡在他们身前,一言不发地扛下所有压力,直到如今把孩子们送进了大学。

随着向易霞逐渐了解母亲过往的经历之后,这种矛盾好像又不那么难以理解了。母亲的童年并不幸福,她习惯于默默承受一切,渐渐养成了有些优柔寡断、逆来顺受的性格。但当有了孩子之后,母亲就好像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坚甲,在孩子面前总是扮演着一个女强人的角色。

孩子们渐渐独立长大,父母年龄渐长,而这本书的厚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上了大学之后,向易霞逐渐惊喜地读到了母亲的一些新变化。“她开始给自己买护肤品、漂亮的衣服,然后拍照片给我看,我感觉妈妈依然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向易霞说到这时眼睛弯了弯。只是母亲对自己不是很自信,总是一遍一遍地问她的孩子们合不合适,这时向易霞和弟弟就会千方百计地鼓励母亲:“我觉得妈妈也像个小孩子,她也需要鼓励,就像她以前鼓励我一样。”

对一本书的惊喜,有时来自那些平淡里的细微变化,有时也会来自某一个让人眼前一亮或回味良久的情节———偶然读到,就仿佛遇见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在相册里格外醒目。一个青年身着军装,站姿笔挺,身后是祖国的疆土。照片上的人就是法学院2021级简涵林的父亲,问过母亲后她才知道,原来父亲曾经在西藏当过兵,为祖国坚守过辽阔边疆。严肃、一丝不苟是简涵林对父亲的固有印象,没有真正了解父亲的过往之前,她对父亲的印象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直到“偶遇”旧照片里记录的一身戎装的父亲时,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逐渐清晰,父亲的形象也更加立体了起来。“从来都没有想过原来爸爸的人生经历如此的丰富,那时我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更加伟岸。”

人到中年奋起直追,靠着自学拿下司法考试,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超越,也让教育学院2020级屈诗艺对母亲和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我一直都是觉得妈妈一般优秀,通过司法考试这件事,我觉得她真的特别优秀。”母亲的魄力深深感染了,也让她坚信自己的人生同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有时,孩子对父母总带着一种固有的认知,好像父亲生来就是严肃板正,母亲自始至终都是唠叨能干,以至于忘了父亲曾经也是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母亲也曾是美丽聪慧的女孩子。

“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

阳光斜照过窗台,温暖而和煦,一个小女孩捧着妈妈的项链,听着妈妈讲述不同项链背后的故事。妈妈轻抚着小女孩的头发,温柔地讲述着属于每一条项链的故事:这条订婚时送的,那条是结婚纪念日送的,另一条是情人节送的……妈妈的语气带着几分怀念,更多的是幸福的甜蜜。小女孩虽然听得懵懵懂懂,却觉得此时的妈妈一定就是童话书里走出来的公主。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秦一冉至今还记得这个女孩讲的故事。女孩是她的高中同学,向秦一冉分享了她父母的故事。小时候她总会羡慕妈妈的梳妆台中有许多项链。她问妈妈为什么有这么多项链,妈妈就拿出每一条项链,讲述每一条项链背后的故事。这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一定是她的爸爸。在她眼里,爸爸坚持了这么十几年送项链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更难得的是能让妈妈记住每一个送礼物时的场景和喜悦。

“长大以后,对待自己的生活也如同那时听故事的心情一般,珍重而感激。”她的朋友圈里满是生活中的细碎而温暖的小确幸:与同学不期而遇的相见,得偿所愿的音乐会现场,收到意料之外礼物的惊喜……“每一个节日,甚至每一天,我都想要过得浪漫且有趣。”每天下课后,她都会放一首喜欢的歌,吹着晚风,看着夕阳一寸一寸落下,慢悠悠走回宿舍。

在有些人的记忆片段里,影响最大的是妈妈细腻温婉的情感,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影响最大的却是爸爸。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的秧雯雯就是如此。“爸爸能够放下家长的身段,与我们平等地沟通。他很少去教那些大道理,但是该做的他都做给我们看。”

不同的爸爸性格或许各有不同,但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相似的。“他是公司的经理,无论干什么都尽职尽责。从报价,记录,到货,查收,账单流水,他都会一一问清楚并且检查。”这是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21级党新伟对于爸爸的记忆。有一次党新伟爸爸查出有人私自挪用公款,即使他是党新伟爸爸的朋友,爸爸也立马警告了他并且亲自讨款。虽然数目不多,但是规定的流程一个不落。党新伟回忆道:“爸爸对家庭负责,对自己的话负责,对爱情负责,他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是责任感。我发誓也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每次在绝望坡上有人有骑着摔倒了,党新伟都会主动去搀扶;他在学校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些有些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会主动询问老人家需不需要帮助。党新伟认为自己的这些举动都源自于父亲的影响———要对自己和社会负责。

不只是血脉相连,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在无形中塑造着你我。也许只是一个观念,也许只是一种习惯,但是沿着时间溯流寻源,却发现他们早已印刻着父母的影子。

“我们的爱双向奔赴”

又是一年妇女节,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的小千(化名)又在匆忙地给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回忆起第一次给妈妈送礼物的经历,小千笑着说:“当时我们兄妹还小,不知道节日是什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给妈妈送礼物,我们也给妈妈送了一个雕刻的小工艺品,上面写着‘妈妈,妇女节快乐!’,妈妈虽然表面没说什么,可却悄悄把它放在了自己梳妆台很显眼的地方。虽然样式有些过时,但妈妈却特别喜欢。妈妈开心,我们做孩子的也特别开心。”一个礼物,一句问候,都是孩子给父母莫大的感激与回馈,哪怕再小,哪怕再土,在父母眼里都贵重如珍宝,怎会舍得丢弃或吐槽呢?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礼物,除了过节的祝福,别忘了还有时时刻刻的守候。说起最想做的事,法学院2021级的向易霞不假思索地说:“多陪陪爸爸妈妈。小时候不懂事,总嚷嚷着要离开家,长大了却发现真的一刻也离不开家。”“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多少孩子小时候的梦想,年少无知的我们总想挣脱父母的束缚,逃往外面的世界,我们总想着自己所谓的“自由”,却忽略了父母的需要,直至长大后才明白他们的束缚是对我们的保护,他们的紧紧跟随是对我们的绵绵依赖,他们也需要爱,需要我们的陪伴。

小时候我们总会说:“等我长大了一定会好好报答父母。”可是,什么时候才是“长大”呢?是大学毕业了?是找到了工作?还是结婚了?我们总会想把这份回报拖到某个节点,某一个我们有能力的节点上,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想的都是物质上的回报,可是比起物质上的,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关怀。

回报不必等到某个时间,也不必花费太多精力,一句问候,一个分享、一句鼓励、一次谈心……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或许都会令父母感到欣喜。余生很短,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不过岁余,唯有双向奔赴的感情才最有意义,唯有相互回馈的爱意才值得永久铭记。

逐字逐句,页间尽是人生缤纷的色彩;页页翻阅,指尖长存一路相伴的温暖。重读父母这本书,拾捡书中那些遗落在记忆的温暖,在阅读中庆幸与父母的相遇,感恩他们不曾减淡的爱意,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陪伴,奔赴这场与父母之间的爱的约定。

父母这本书常读常新,不会完结,且永远充满温情。

(作者为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