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大学生的“流行病”?
作者:毛军刚 舒晏琳 熊雨婷编辑:范书妍
发布日期 2022-06-24 15:09:44

“每当公开讲话的时候,腿抖手颤加结巴”“同学聚餐的时候,别人都在联络感情,而我在默默蹭饭”“给邻居家送东西,得在门口转十圈才敢敲门”“在熟人面前畅所欲言,在生人面前沉默寡言”……前不久,“社交恐惧症是什么体验”刷爆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此后,《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受访大学生中,约8成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约7成因害怕场面变得尴尬而“社恐”,超7成认为“社恐”给自己带来轻微困扰并曾尝试解决,还有极少数表示自己真的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恐”?自称“社恐”的人真的患有社交恐惧症吗?为何青年大学生多以“社恐”自居?当我们谈论“社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记者日前在学校师生中进行了深入采访。

“社恐”到底是什么?

———多数人实为“假性社恐”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没看法。”

“周末大家一起去春游啊!”“不了,我‘社恐’。”

“介绍一下自己,大家认识认识。”“我不想被大家认识。”

“有空来办公室找下我。”“老师我‘社恐’,能网上说吗?”

……

以上的对话场景,时常发生在蓝天(化名)的身上。蓝天,男,24岁,硕士研究生在读,总把“对不起,我社恐”挂在嘴边。记者与其交流的时候,蓝天没有抵触心态,反倒能够侃侃而谈,“说实话,有时候也不是多害怕社交,当面讲句话能是多难的事情。”

“人难以脱离社会关系而生存,把自己隔绝成一座孤岛好吗?”面对记者的疑惑,蓝天耸了耸肩,“对我来说,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礼节过于繁琐,自称‘社恐’可以推掉一些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省下的时间,多去玩玩放松身心的游戏,多读两本自己喜欢的书,不比许多没太大意义的社交活动舒服吗?”

相较于蓝天,黄莉(化名)的情况略微复杂一些。黄莉,女,19岁,大二学生,习惯于“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干所有事”。记者与其交谈的时候,发现黄莉讲话声音较小、动作略显局促,“和他人打交道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总觉得自己有‘社恐’,既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喜欢与人交流。”

许多时候,黄莉会早早到达教室,选择靠墙的角落坐下,同时在旁边座位放上书包,避免有人来询问是否还有空座;周末时分,通常会在宿舍或者图书馆呆一整天,煲剧、看书或者刷手机;就连线上的班级群里,从来也只是跟在一大串同学后面回复“收到”,没有发过这两个字以外的任何文字。

三人之中,洪芳(化名)的问题可谓是最为严重的。洪琪,女,23岁,曾因抑郁症休学一年,现已毕业工作,“在人多的地方就会感到情绪不安,不敢看别人的脸,也怕被人盯着看。为什么害怕别人的目光呢?心里总觉得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会觉得是自己穿得不对、走路不对或者哪个地方不对。”

在电话沟通中,洪芳表示自己朋友不太多,“过往的同学都不怎么联系,自己也不懂得怎么维持友谊。和人说话时都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准确地说是不知道该怎么直视对方的眼睛”。直到如今,她还需要时常去看心理医生,准备一些稳定情绪的药物。

“究竟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呢?社交焦虑障碍本质上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生理上表现为脸红、颤抖、出汗过多、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口吃和语速快可能同时存在,严重时可以构成惊恐发作。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害怕和痛苦,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师张梦(化名)表示,“总的来说,一些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假性‘社恐’,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是有较大区别的。”

“当‘社交恐惧症’一词在网络上泛滥时,它的指涉对象实则已经扩大为三种人群:一是达到医学诊断标准的人群,也就是该词的本意;二是在社会交往中存在恐惧情绪,但并未达到疾病程度的人群;三是对社会交往有一定排斥倾向,但并不存在恐惧情绪的人群。后两类人群,在自我表达中常常自称为‘社交恐惧症’,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学理意义上的患病标准。”张梦解释道。

其实早在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搜索,相关的话题总数就有数十个,每一个话题组讨论的人数都达到了数十万。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显示,社交恐惧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3%,也更加说明了喜欢自称“社恐”的大学生大部分并非真正如此。

“社恐”何以破圈?

———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纵观当下的校园生活,“社恐”似乎成了大学生比较流行的生存状态,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社恐”一词为什么会是在这几年破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以“社恐”自居?

“当前年轻人现实面临的生活、工作和学业压力较大,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疲于应付的社交心理。”心理学院副教授田媛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道,“其中部分人将‘社交恐惧’作为逃避现实社交的理由,实则是主动拒绝不感兴趣或没有意义的交往活动,排斥的是功利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社会交往。”

根据田媛的观察,“事实上,还有一部分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的人是有心理焦虑的。他们看似不喜欢社交,实际上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这些年轻人并不是完全拒绝社交,只是害怕在现实交往中遭受挫折。对于内心敏感、自尊心强的人来说,现实交往受挫造成的阴影可能会伴随他们很长一段时间。”

出版社社长周挥辉认为社交恐惧的产生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传统式的中国父母普遍不太重视子女的心理需求,常常依据单一的价值评价尺度,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在交往中不自觉与他人进行比较,一旦产生挫败感后就会自我封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此外,周挥辉认为过度保护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另一种极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你只要负责学习,别的事情不要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语。在这样的教导下,孩子们缺少真实世界中的社交锻炼机会,容易对熟悉的生活圈产生极强的依赖性,更难以突破社会交往的壁垒。

新闻学院教授黄月琴认为,假性社恐的普遍与媒介化社会的关联较大,“社交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对面对面社交产生了挤压。越沉溺于网络世界,越忽视真实世界,人际交往越稀薄,社交技巧越生疏。长此以往,我们难以得到足够的社交锻炼,在进入真实世界以后就会更加手足无措。”

与之类似,社会学院教授李钧鹏同样认为假性社恐的出现与社会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城镇化进展加快,个体生存更加独立,社会原子化现象愈加显著。当代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温室中长大,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不大擅长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小家庭’的社会单元模式也让他们较少接触传统社会中亲戚、邻里关系。”

李钧鹏表示,一部分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的人,在心理上呈现过度忧虑、自卑脆弱和敏感的状态,公共场合下羞于和害怕表现自己,社交活动时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现实生活中存在防御回避心理。这种成长模式容易形成自我封闭,习惯和依赖“一个人的状态”,长期来看不利于养成成熟的社会化人格。

换言之,大学生的“社恐困局”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从个体心理来看,更加看重心理舒适等近在眼前的收益,却忽视了在不久将来的巨大成本;从教育经历来看,多数人在当前堪称“零和竞争”的选拔性考试中落败,自然而然形成了规避与他人比较的行为方式;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原子化的生活环境、赢家通吃的社会氛围、遍地开花的线上娱乐都在促使大学生拥抱“线下独处、线上热闹”。

“社恐”如何解决?

———有人认为不能忽视,有人认为不必忧虑

由此可见,个人心理冲突、学校教育经历、父母养育方式、社会现实环境等因素都会让人感染“社恐”。那么广泛存在于青年大学生之中的假性“社恐”需要治疗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不必忧虑,有人认为不能忽视。

“城市化的发展让‘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规则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说,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与人打交道的需求变得没有那么迫切。不必过度规训年轻人,不妨多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城市空间提供了某种更加个人化的行为模式。”黄月琴认为。

蓝天表示,“很多人跟我说,‘社交恐惧是你人生中的一块绊脚石。因为你的恐惧,你会错失很多的可能。那些本应该属于你的,也在你的恐惧中慢慢消失……’不过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人生的成功方式也有很多种。收获一个人的自在时光,沉浸在充实的精神世界中,也不失为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

“年轻一代的自我意识增强,排斥功利化和工具化的社交,从另一角度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对于这类现象不必过于重视或过分忧虑,不同的时代环境造就了每代人不同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也为个体提供了更为宽容的交往环境,年轻人可以自由选择看电影、看展览、玩游戏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个人的多样化需求。”李钧鹏认为。

不过李钧鹏也表达了担心,“年轻人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慢慢增大,现实生活的社交能力一定会逐步萎缩。就像很多学生越来越不会跟周边人打交道:比如在校园里偶遇了老师,连忙低头装作没看到;同学聚会时,各玩各的手机,不懂如何寒暄;请求老师帮忙指点论文,等老师提了修改意见后,却连个感谢都没有……”

“有着‘社恐’心理的人达到一定数量,可能带来严重的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社恐’困局往往意味着当事人不敢走出舒适区,甚至因为受到打扰而进一步缩小舒适区,压缩自我的成长发展空间。从宏观层面来看,‘社恐’困局可能导致社会风气整体上变得颓废、消极,可能导致人口及社会再生产方面的困难。”田媛表示。

有的大学生也认为“社恐”是一种问题,并积极寻求帮助、尝试做出改变。张梦告诉记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相关咨询案例中,来访学生普遍有着一些不恰当的信念和比较低的自尊。我们会引导这类学生梳理一下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时进行一些适应性心理训练,比如设置一些社交情境、完成一个交流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认知,需要不停地通过实践去获得。越回避社交就越不会社交,建议大学生要增加社交锻炼、提高交往能力。”周挥辉认为。首先,可以选择加入一些感兴趣的社团,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沟通交流;其次,鼓励大学生多进行一些实践实习和志愿活动,比如家教、社工等等,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后,年轻人要注意多向有交流技巧的人学习,并模仿、实践他们在交流中的实用技巧。

“此外,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是学校、老师、家庭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周挥辉提议,“家长要积极学习家庭教育,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支持大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造环境。教师也要帮助大学生调节社交紧张感,对学生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传授一些具体的人际交往技巧,比如如何和导师相处、怎样与异性交往等等。”

(作者为党委宣传部教师;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