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记者:与新闻理想的“一步之遥”
作者:在线记者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7-01-03 10:51:00
 
  自媒体也并非真的自由
 
  “洋葱华大”的空间目前共有16篇日志,其中阅读量1000以上的报道有三篇。最近发布的是9月4日的《华师电信欠费事件追踪》,另外两篇是4月15日的《黄文正:只是一个普通的善举》,阅读量达2470,19人评论;4月10日的《当我们在讨论特供教室时我们在讨论什么》,有1170阅读量,20人评论。
 
  创始人刘煜起初给洋葱华大的定位是做官方媒体不能做的新闻,只关心学生最根本的利益。他认为:“部分校园媒体充当着宣传的角色,是学生淡化了对自己权利和利益的敏感意识。”既然他们不写,刘煜觉得自己应该写点什么。
 
  洋葱的第一篇稿子:流动快递点突然消失,原来是学校要求所有快递点强制入驻华大驿站。“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里面有新闻。”刘煜在当天下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稿子写好,用洋葱华大的号发了出去。截止第二天下午,报道获得了600多的空间访问量,120次转发,人人网平台上则有900多访问量。刘煜觉得这个过程“真的有点意思”。
 
  “这些敏感事件和完全不受约束、主观情绪爆棚的言论在我们是肯定不能发表的。可能报了选题就会被即刻毙掉,但他们不一样,即使被撤稿,影响力已经产生一部分了。”有3年校园媒体工作经验的余辰(化名)这样评价洋葱华大:他们应该做得很过瘾,因为没人管。
 
  刘煜介绍说,洋葱华大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自由,但也碍于自媒体的定位,团队成员有时无法得到官方消息渠道,得借用“校园记者”的身份才能得到采访的机会,获取一手消息。
 
  既然也是“校园记者”,那终究没能撇开“校园”二字。洋葱发表过的有关学校学生组织缺位的评论,大学生教材自费购买等报道,就让刘煜尝到了一些“苦头”。

 
  洋葱华大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报道于2015年4月被删除,是就张姓男子屡次骚扰我校女生这一事件被社会媒体报道的虚实所发出的一篇评论,仅微博阅读量就高达2万。《黄文正:只是一个普通的善举》一文经发布后不久,刘煜也接到过某单位要求撤稿的电话。
 
  尽管会被领导请去“喝茶”,他仍然觉得第一次暗访,第一次受到行政力量约束的时候,“才稍微有那么点做新闻的感觉”。他经常用“新闻狗”来形容自己。这种“痛并快乐着”,做新闻的状态给他和他的战友带去成就感。
 
  刘煜今年已经大三,学业任务繁重,而洋葱的新一轮招新人员中多数是非新闻专业学生。比起新闻报道,刘煜更担心由新闻引起的纠纷会对成员自身不利。“他们不是吃新闻这碗饭的,作为学长我奉劝他们离新闻越远越好。”
 
  2年过去,刘煜和他所谓的“非官方媒体”在这个校园之中,依旧得不到充分的、他所向往的自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