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诗赛30年 评委:两个意识结合出人才
作者:王雅文 闵敏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4-12-08 15:17:00

华大在线讯(记者 王雅文 见习记者 闵敏)12月7日下午,湖北省高校“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三十周年座谈会在我校科学会堂举行。大会从“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举办三十年来的变化谈起,重点研讨了新媒体环境下诗歌散文发展现状及其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座谈会由校团委书记杨臣主持。

评委:参赛学生大多在喊口号

作为第三届大赛的一等奖得主和多届大赛的诗歌创作评委,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张执浩指出,“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培养出武汉市诗歌界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已逐渐违背初衷。张执浩认为如今大部分参赛作品都看不到“这一代人的才华”,不能表现学生真实的创作水平。虽然主题依旧是讴歌青春、感情和理想,但以往的学生都会从个人经验出发书写真性情,现在的学生却大多在喊口号。

我校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魏天无紧承张执浩的发言,分析了“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影响力渐弱的原因。“一二·九”诗歌大赛举办的初衷是“以一二·九的名义举办有关青春的诗歌盛会”。即大赛需有一二·九意识和诗歌意识这两个意识。当下的问题就在于过分强调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过分强调政治和历史,不但不会吸引学生,反而会带来反向作用,让真正会写诗的人不再参赛。即使参加,学生也大多肤浅理解一二九,写出作品多为陈词滥调,毫无价值可言。”就此,他强调大赛目的不在于“写一二·九”,而在于“出人才”。

武汉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剑男也同意“一二·九只是由头”的看法。他从诗人的角度提出“诗人的感受要区别于公众话语”,认为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的意义是推动校园文学的创作,但是现在征集到的作品中大同小异的多,没有有自己个性化的东西。“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现的更为独特。”同时,他建议评判机制要改变,散文与诗歌分开评判会更专业。

“诵红色经典”主题限制学生创作

湖北省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总编室副主任马力从诗歌朗诵的角度结合自身参加多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的感受来看,是“一届比一届好”。除去普通话水平中发音准确性外,参赛选手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很大进步:“既不生硬,也不拿腔拿调。”加上现在新媒体手段的丰富,使得朗诵和表演有效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因而他每年都很期待“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并且相信还有更多的优秀选手和作品出现。

湖北经济电视台影视部主任柳棣回顾了自己从1984年在第一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担任评委至今三十年的历程,认为创作与朗诵之间存在某种干扰,希望能将原创诗文与朗诵比赛分开,同时希望能将古诗词朗诵加入进来;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总监孙汀娟联系今年的“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决赛,认为今年“吟中华精魂,诵红色经典”的主题限制了学生创作。她建议今后比赛在主题上放宽限制,征集多类型稿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亦来回忆曾经的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是一场诗歌的盛会,惋惜如今不是诗歌的时代,认为参赛作品中因为缺乏作者经验,所以不让人“感到惊奇”;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王国强则从朗诵角度出发,指出“有些作品不适合朗诵,有些朗诵与表演相脱离”的弊病;武汉大学团委书记聂磊将武汉大学主办的樱花诗赛与“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对比,认为二者各有特色。他认为一二·九诗赛面临困境的原因在于时代变化,学生对诗歌尤其政治诗的兴趣减弱。

共青团湖北省委学校部部长徐本禹总结发言。面对“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的困境,他提出三点改进意见。一是要求大赛主题符合当下学生特点,注重内容和形式创新;二是肯定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提出的“诗人进高校”主张,注重把握人才;三是整合资源,依靠媒体和企业资源的力量,完善大赛机制。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