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店铺,托起温情日常

作者:秦一冉 韩宇玺 王艳丽 编辑:李嘉瑶 发布日期: 2023-05-25

华师校园,不仅是学习的殿堂,也是莘莘学子生活的居所。散布于校园各个角落的店铺,为书香满溢的校园增添了几分烟火气。花店里花香弥漫,书店里汗牛充栋;小吃店的美食抚慰心灵,裁缝店的服务精细体贴……一个个小店里,学生来来往往,在一句句温情的交流中,校园被打造成温馨的“家”。

花香书海 润泽心灵

每天下午六点左右,利群花店里陆陆续续出现学生的身影,他们在花与花之间踱步,细嗅花儿的芳香,如蜜蜂采蜜般在花丛中来回穿梭。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廖永菁很愿意在繁忙的课程结束后买几枝花儿,既是犒劳自己,也可以陶冶情操。她经常会买几支花插在花瓶里,装饰自己的书桌。“看见学生们捧起花束露出的满意笑容,我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很高兴花儿给学生们带去了正向的情绪价值”,花店老板说着,脸上扬起了自足的微笑。

给自己送花是自我取悦,而给别人送花是传达情意。花店见证了无数师生、恋人之间的真情。

“花店里最繁忙的时候就是教师节”,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师节,校内店铺无法开张,学生们在线上向老板订购了100多束花。“我在家里通宵包装花束,送货当天下起大雨,100多束鲜花我独自开车跑了三个来回才送达学生手中。”尽管大雨湿滑了路面、模糊了视线,但她仍尽己所能让花束承载的情谊传达出去。

花店里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最让老板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同学的表白故事。气球与心形灯环绕下,男孩捧着玫瑰花,真诚地向女孩告白。女孩惊喜,害羞,接过花束。围观的同学们起哄鼓掌,送出祝福。爱与浪漫通过花束在人们心中传递。

悦花,也阅书。书籍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门旧书店已经营了23年,它对旧书籍进行回收利用,方便了许多师生。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们将自己的书籍以低价售卖出去,旧书店回收利用,再以较低的价格卖给新一届有需要的学生们。一来二往的过程中,一本旧书里可能汇聚了数位学生的笔记。许多同学经老师推荐到南门旧书店买书,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艳丽便是其中的一位:“我很喜欢到南门旧书店买书,特别是专业书。那里的书种类齐全,价格便宜。”当她淘到一本留有多样笔记的“流传多年”的旧书时,她感觉就像捡到了宝贝,因为书里有沉甸甸的知识,并且很有“历史感”。

“起初是为了混口饭吃,养家糊口”,老板环视了一下小小的、四周摆满了书籍的店铺,“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不谈赚钱不赚钱,更多的是一种怀念。我对它是有感情的,知道学生需要所以放不下。”

南门旧书店成为CCNUer的毕业打卡地点,许多重返华师的校友都会前来拍照。书店老板笑着说:“一个考研上南京大学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拎着东西来看望我。他认为考研成功有我这个旧书店的功劳,因为他在这里买到过许多价格平、种类全的书籍。”

一朵朵鲜花,传递着情谊;一本本书籍,滋养着精神。校园里的花店和书店让桂子山对了几分文艺气息。

生活服务 排忧解难

干洗店、电脑维修铺、裁缝铺……在华师校园的很多角落,隐藏着一间间店铺,它们规模虽小,却如同一个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维持着校园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转,必要时为学子排忧解难。

在东区的居民区,刘阿姨用近三十年的时间经营着一家裁缝店。缝纫店的环境很简单,一间小屋,一张工作台,一台缝纫机,屋里堆叠着送来修改的衣服。缝纫机有节奏地哒哒作响,刘阿姨在昏暗的灯光下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

看着房间里悬挂的衣服,刘阿姨如数家珍:“这件裙子,是一位老教授的;那件旗袍,是一位研究生同学的,她周五要穿着去找工作;这件白色裤子,是刚刚来的女孩的,她要和朋友出去玩……”她会认真聆听每一位顾客的需求,拿粉笔记下具体的尺码和取衣服的日期。在刘阿姨眼里,这些衣服不是无生命的布料,它们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这些带着体温的衣服构成了她与顾客间的互动。

在网球场的一侧,有一间简陋的电脑维修小店,一块钢板盖起的小棚屋,内里灯光昏暗,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零件配件,工作台上摆着一台正在维修的电脑和数件零散的工具。于阿姨来华师开店已有十余年。

于阿姨工作时很认真,即使是贴膜这样简单的工作,也要用干净的布和清洁液反复擦洗屏幕,不留一丝灰尘。她贴膜贴得严丝合缝,几乎不留下任何气泡。“有时候也会遇到很棘手的维修工作,但是每一份工作我都尽力做好。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台式机,花费了整整两天才修好。”她回忆道。服务华师师生,帮助他们解决电子设备故障的燃眉之急,让于阿姨很有成就感。

云阿姨在西区经营着一间药店,从2013年至今已经有十年之久,在这个提供医疗服务的小店里,发生过很多故事。她曾经在深夜里为两个骑车摔伤的女孩包扎,也曾想尽一切办法为急需药品的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因为从前学习过药剂学,便在学校里开了药店”。云阿姨很喜欢和学生们相处,真心实意地为每一个走进药店的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和很多同学成了熟人。

校园小店与同学们朝暮相伴,为学子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小店提供的温馨服务,已然成为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师风味 三餐四季

刘阿姨忙碌的一天从凌晨五点开始,送完女儿上学后,便匆匆赶往菜市场准备店铺一天的食材。到达店里之后,和面、磨豆浆、包汤包、包小笼包……刘阿姨奔忙在这间小小店面之间,撑起了这一方天地里氤氲而鲜活的四季三餐。

一间小店,见证华师。刘阿姨与丈夫先前在学子餐厅的档口做麻辣烫,去年9月份刚在华师南门开了一家灌汤包店。刘阿姨感慨道:“我们2013年到华师,从110周年校庆到如今双甲子校庆,我们见证了华师十年的变化。”

或家长里短,或人生大事,刘阿姨如同在异乡的长辈一般,倾听学生们的故事。等餐时,刘阿姨会主动关心学生们:学习累不累,生活难不难,找工作麻烦不麻烦。有的学生还会非常兴奋地向刘阿姨报告自己的好消息:他的女朋友考研上岸北大,他自己也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学校。

经常光顾学子食堂的学生们,与刘阿姨还保持着联系。学生们与阿姨现在还会偶尔聊聊近况,在朋友圈里相互点赞评论。今年,因为“双甲子”校庆,许多校友重返华师,刘阿姨给学生们发她在南门开新店的消息,不少学生还会主动来给刘阿姨捧场。

“虽然辛苦,但是我过得很开心,每天都挂着笑脸。”整日奔波于油盐酱醋,刘阿姨仍保持笑靥如花,她的笑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走入店铺的学生,望向阿姨莹莹的笑意,也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学校拍招新宣传片时用镜头记录了刘阿姨的灿烂笑颜,跟刘阿姨熟悉的男生看到这条视频,意外问道:阿姨你怎么上华师招生办了?

一方小店,几般滋味。小吃店在提供味蕾享受的同时,也给予学生们独属于烟火气息的慰藉与温暖。“享受美食的时间,是我难得感到满足的时刻”,心情不好或是上完课很疲惫的时候,2021级外国语学院的蒋雨倩会前往小吃店,用一顿美食疗愈自己。

在升腾而起的炊烟中,店主与学生们因一份热气腾腾的食物而相连,连带着这份情谊似乎都沾着几缕温暖。蒋雨倩曾经在卖烤冷面的小店里,碰到一位“只要面皮不加小料”的女生。“担心你吃不饱”,阿姨听了她的要求,手里忙碌不停,在冷面里多放了好些土豆丝。

对于2020生命科学学院小兰(化名)来说,小吃店的店员总会让她有种熟稔的亲切感。开学返校时看到常去的店铺关了,她还会失落好一阵子。“很多小吃店老板都与我的父母同辈,他们总是像长辈一样关心我们。离乡在外,小吃店就仿佛我在异乡的家。”

滋味在舌尖跳跃、流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在心中滋养。记忆与食物相组合,汇成华师学子的共同记忆———华师风味。

每一间校园店铺,虽微小,但并不渺小。星罗棋布的它们“铺织”就的一张网,托起了华师人的温情日常。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