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文学社:文心可待,薪火不息

作者:韩宇玺 秦一冉 延语芊 编辑:韩宇玺 发布日期: 2023-06-07

“流年可数,文起摇篮。比文艺更有趣,比文艺更生活。”这就是摇篮文学社,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我校唯一的校级文学社团,同时也是武汉高校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文学社团之一。

摇篮史章:四十载共此

摇篮文学社成立于1981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校园里的诗歌氛围十分浓厚。摇篮文学社社刊《摇篮》上发表了很多优秀的诗歌,“长歌短吟”就是当时诗歌栏目的名称。这些诗歌或描写友情,或描写亲情,抑或是歌颂新的生活,表现了当时青年学生对于新生活的向往与远大的理想。

《摇篮》作为华师校园文学的重要阵地,聚集起一批文学爱好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毫无保留地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摇篮》更是文学新人成长的“摇篮”,它为学校一批爱好文学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片纯净的天地,鼓励他们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面对国内众多文学刊物的停刊危机,社员们并没有气馁,他们用独属于摇篮人的那份坚韧与执着坚持,努力做最好的校园纯文学:《摇篮》第26期杂志上出现了刊中报,主要刊登文学社的相关活动;第28期上出现了《摇篮征定与评刊表》,收集读者意见;在一篇题为《撑起一片文学的天空》的文章中,作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在文学这方净土日益的面积逐渐缩小的今天,文学更急切地需要大家的支持。”这篇文章对八十年代的文学盛况做了简短的回顾,分析了纯文学在那时衰落的状态与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

“不管一切怎么变,刊物质量不能变”成为多年来摇篮人一直恪守的准则。本着这种精神,《摇篮》一直以独特视角、贴近生活、清新自然、意向高远的特色屹立于武汉地区校园文学刊物之林。同时,这方文学阵地也扶持了很多文学新人,为未名者提供了创作园地,培养了多位优秀的青年作家和编辑。如“丝路百城传”之《武汉传:江汉交汇的大都市》作者李鲁平、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段维等。

多年来,摇篮文学社继承和发扬着其前身踏实、稳健、敢闯的优良传统,经过四十多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不懈努力,《摇篮》在这个文学被商业化炒作吞噬的时代里,依然风采依旧,保持着校园里那一片水晶般的纯净,并以其领军者地位影响着整个武汉高校校园文学。

社员传记:热爱必不负

文学之树常青,会召唤喜欢它的人。四十年来,无数怀揣文学理想的华师学子聚集在“文学的摇篮”之中,从这里起笔,从这里出发,走上自己的文学之路。

少年人纵笔,写文章节气。来自2020级文学院的社长吴鸿仪与摇篮文学社的故事起于一腔诗情。她热爱文学创作,尤其爱诗。在她的眼里,诗歌不仅是爱好,更是传承的使命。“诗歌是我连通我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我目前的创作阶段的关键词,就是唤醒。因为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是随波逐流的状态,我希望通过诗歌唤醒人们的追求,为他们种下信仰。”

大二时,她成为了新诗组的组长。担负起社团管理的责任之后,她希望通过各种文学活动营造创作的氛围,让社团焕发出新的生机。她和社员们一起运营着官方QQ,名叫“朴直与诗森林”。这个简单的名字饱含着她对文学诗意的期许。“朴直是我的笔名,诗森林是我想让诗像森林一样能扎根在地上,也能开枝散叶。”官Q里设置了可供投稿的邮箱和各种栏目,她有时也会添加自己的评论和解读,帮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给她留下记忆最深刻的社团活动是“给陌生人写一句话”。他们在教学楼下给路过的师生分发小纸条,让大家在小纸条上写下给陌生人的一句温暖的话或是一句诗。在纸条收集完毕之后,他们又把它随机分发给路人。她至今还记得大家收到纸条时那一瞬间的笑,好像一颗颗诗歌的种子播撒在了更多人的心田里。

在她和社员的努力之下,摇篮文学社的活动不局限在华师校内,还走向了更广阔的诗和远方。社团与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上海三联书店、省委宣传部,还有从摇篮走出去的作家们都建立了合作与联系。就在今年3月13日,社团与新华书店一起举办了从摇篮文学社走出的魏天无老师新书《高过头顶的句子》的座谈会。今年四月,摇篮文学社还受邀参加了武汉市卓尔书店举办的独立书店阅读节,他们是唯一一个参展的高校文学社团。看着摇篮文学社的名字越来越响亮,她的心里十分欣慰。

文学院教授郑保纯老师是摇篮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上个世纪90年代,郑老师还是一名华师的学生时,也曾担任文学社的编辑。三十载光阴飞逝,如今在文学和出版领域卓有建树的他再度走进这个社团,看着孩子们用新鲜的笔触写下的画意诗情,聆听他们讲述鲜活的故事,一颗文学的心脏正有力地搏动。

作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郑保纯一直致力于给这些怀揣文学理想的孩子们提供尽心尽力的指导和更高的平台。他会邀请社员们来听他的写作课,也会联系校外的作家如《科幻世界》的拉兹老师、王晋康老师等来校办讲座。平时的社团活动中,他也会与社员们谈天,帮他们改稿子。

谈起印象深刻的社员,他回忆道:“最近我推荐骆晓玫同学参加了《长江文艺》杂志的宜昌笔会,她是笔会上年纪最小的作家,媒体很关注她。”“马上就写”和“保持先锋性”是他对所有社员创作朴素的要求,文学青年们正是在这样的教诲之下,在摇篮文学社这片热土之上扎根成长,开枝散叶。

文学之于文学社里的他们,既是人间烟火也是星汉灿烂。在吴鸿仪的眼里,文学社已经能承载住她的生命,生长在她的灵魂中。而她对于诗歌也有一种使命感。“我一直觉得不是我在写诗,而是诗在写我。不是我选择了文学,而是文学选择了我。我要继续拿笔写下去,完成它赋予我的使命。”

赓续传承:文学未终章

从文学璀璨的八十年代走来,摇篮文学社见证过文学的辉煌,如今它也正书写着文学的历史,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摇篮人心怀热爱,相继接力的故事。

除了担任摇篮文学社的指导老师,郑保纯还负责教授写作课。其实早在1991年,郑保纯就与摇篮文学社结缘。在考入华师中文系后他就加入了摇篮文学社。他主编的第一期《摇篮》杂志还是在武汉理工大学的印刷厂里用铅字印出来的,现在随着摇篮文学社发展,杂志已经是彩印的了。郑保纯作为摇篮文学社的老社员代表,有时候会在招新的社员大会上发言。32年前坐在那里心里充满憧憬听着过往社员代表发言的少年,转眼站在讲台前成为摇篮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从前那个拿着稿子给老师看的少年,成为提供修改意见的老师。

同为摇篮文学社走出来的华师84级校友魏天无与剑男老师也深受摇篮文学社影响。他们在宽松包容的环境中进行所热爱的诗歌创作。魏天无说:“看到剑男老师从被褥下抽出厚厚一叠字迹工整的诗稿,讶异又感动,被他对诗歌创作勤恳认真的态度所触动。”

摇篮文学社的创作精神,37年后依旧在现在的社员身上得以传承。2021级历史文化学院张跃严说“我在文学创作上还只是一个初学者。看过的书、电影甚至是梦中转瞬即逝的情境,我都会及时记录,把他们转换为我的创作素材。”

从“一二·九诗歌大赛”的主要组织社团,到如今发展为唯一参加组织独立书店阅读节的学生社团,摇篮文学社一直是华师校园文学的重要阵地,这片净土在摇篮人的接力传承中被共同守护。

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是摇篮文学社曾经的老社长,在今年他的新书分享会上,吴鸿仪带了一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本子。那个本子上的第一个签名是2013年时,张执浩来华师开讲座,在摇篮文学社的本子上签下“不过是竹篮打水,不过是滴水穿石”。在2023年,跨越了十年之后,这位老社长在这个被他签下第一个名字的本子后,签下了他的第二个名字。冥冥之中的十年之约,像是摇篮文学社社长无需多言的传承,是摇篮文学社精神的继承,是华师文学星火的延续。

“摇篮”一词,温柔,包容,培育梦想,给人成长。摇篮文学社是无数作家孕育自己梦想的摇篮。文载四十年,孕育文学人,许许多多华师人的文学的道路从这里启程,林林总总的有关文学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摇篮的故事还未终章……